7-14岁是孩子成长关键期,爸爸再忙也要陪孩子完成这5件事
最近总会听到“丧偶式育儿”这个热词,它指的是完全由母亲承担所有的育儿工作,而父亲则缺席了育儿过程。的确,现在丧偶式育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父亲作为家庭的支撑者,生活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努力工作上,而对孩子的陪伴越来越少,教育孩子的重任几乎都交给了母亲。
但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参与也十分的重要。蒙特利尔大学的Daniel Paquette教授认为,孩子对父母同时产生依恋关系,对母亲的依恋可以抚慰孩子,使其归于平静,而对父亲的依恋则引领孩子走向世界。父亲在孩子的成长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促进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发展
据一项纵向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的早期成长中,如果有更多的陪伴与参与,孩子的智商会更高、学业成绩也会更好,同时,产生不良行为的几率也会更小。父亲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对孩子来说,是可以带领他冒险、让他在陌生环境中无所畏惧的人,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缺少父爱,会造成孩子对社会和情感的适应能力降低。
The Atlantic曾就青少年的品行不端概率做出一个调查,发现家庭中父亲低参与度的孩子品行不端的概率是父亲高参与度的二倍。
- 影响孩子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
父亲作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男性形象,他的子女都将会以他的形象为榜样,女儿会以父亲的形象作为日后择偶的参照标准,儿子则会学习父亲对待女性的行为方式。如果父亲在家庭中主动分担母亲的家务,温柔地对待女性,那孩子日后也会形成很好的性别观,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女孩子也会更加自尊自爱。父母间的关系是孩子日后亲密关系的一个模仿对象,父亲与母亲的关系更加亲密融洽的孩子,日后也会更容易进入婚姻。尤其在7-14岁孩子人格形成发展的关键期,父亲不要缺席!
7-14岁是孩子人格形成发展的关键期,父亲一定要陪伴孩子做这5件事
一、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父亲应该多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例如,父亲可以将自己擅长的运动教给孩子,像一些球类运动或是游泳等,也可以在周末或者是节假日带孩子爬山、旅游等等。户外运动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正常运动量、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孩子的情感感知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多带孩子旅游也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见识。
二、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其实是非常必要,但又很容易被家长们忽视掉的一部分。我们也从新闻看到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者,还有儿童被拐卖、被熟人性侵害,让我们觉得揪心的同时,更应该反思家庭教育中对于安全教育的缺乏。父亲对孩子来说,代表的是权威、是安全感,父亲应当担负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教会孩子在遇到危险及伤害时如何保护自己。父亲还应该带孩子参观警局、消防局,教授孩子一些消防安全知识等。
三、与孩子谈论理想和挫折
父亲作为孩子的榜样,他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风格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性格与人生观。父亲可以多和孩子讲一讲自己所了解的一些职业,询问孩子的理想、目标之类的,给予孩子一些建议,帮助孩子做人生规划。
同时,父亲也需要和孩子聊一聊挫折,了解一下孩子所受到的挫折,将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挫折的与孩子进行分享。这样可以很好地减少孩子在遇到挫折时的挫败感和迷茫感,提高孩子的逆商,而逆商也是孩子日后发展的重要能力。
四、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孩子可以通过与父亲的亲子阅读活动,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与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果父亲白天比较忙碌,可以在孩子睡前与孩子一同进行亲子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直接复述书中内容,而是时不时地向孩子抛出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在每一次阅读过后,也需要让孩子尝试总结阅读的内容,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的专注力与记忆力的发展。
在这里莹姨为家长们分享一套由三个老爸一起出的书《跟着爸爸学古诗》,是一套非常优质的亲子共读书籍。因为这三位老爸的职业,分别是主持人、画家、作家。所以这套诗词是集合绘画、新编童谣、和诗词朗诵三大方面。适合2-12岁的孩子,全书共4册,培养亲子感情的同时,还能为孩子的语文打下基础!
五、和孩子一起玩益智游戏
7-14岁的孩子,正进入学习阶段,想要孩子在学习上缓解压力,家长就要着重帮孩子进行思维锻炼。看动画片和手机游戏等都会让孩子的专注力变差,还容易上瘾,父亲可以用与孩子一起玩益智游戏来作为孩子娱乐放松的主要方式。
想要提高这个阶段孩子的智商,家长要注重思维能力的锻炼。比如逻辑推理能力、数字推理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不仅关乎智商高低,还关乎着孩子,数学、物理等理科学习的好坏!所以爸爸要选择这类的思维游戏帮助孩子进行脑力开发!
著名的数学家秋山仁博士,为7-14岁的孩子编了一套益智的游戏书《IQ益智游戏大百科》,这套书里面,都是世界上经典的益智类游戏,全书一共5套,里面图文并茂,包罗万象。比如迷宫冒险、立体移动的九连环、猜心术等等游戏,孩子越玩越聪明!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非常重要,各位父亲一定要多陪伴孩子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拒绝“丧偶式育儿”!#育儿爆文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