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省的高考工作都已经进入到了录取阶段,随着录取进度的深入,不仅越来越多的考生知道了自己的录取结果,而且录取有关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
最近,河南的一则高考录取新闻“惊呆”了不少人。为什么会震惊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根据网络消息,河南的今年公费师范生报考遭遇了大冷。计划招生1016人,却有664人需要征集,换句话说,正常批次的录取连一半的计划都没有达到。
从公费师范生性质来看,虽然省属的公费师范生不及国家公费师范生,但是免学费,包分配的待遇,省属的公费师范生同样也有着很高的报考热度。过往的报考热度很高,今年河南的公费师范生却出现了大冷,一时间就有不少人说,师范类院校不香了。
师范类院校不香了吗?仅从考生的兴趣来看,师范类院校真的不香。每年报考师范类院校的考生中,其实有不少都是“被迫”报考。有的是因为分数不足以上到更好的大学,有的是遵从了父母的意见。可即便如此,从各省的录取来看,师范类院校的收分不仅不低,而且师范类专业参与征集志愿的情况非常罕见。
师范类院校收分不低,师范类专业参与征集的情况也很罕见,这些都足以说明师范类院校的报考在我们的高考中是非常吃香的。既然非常吃香,为何今年的河南公费师范生会突然遇冷,产生了大量的缺额呢?
要探究今年河南公费师范生遇冷的原因,首先我们就要掌握今年河南公费师范生的政策变化。在2019年的高考中,河南的公费师范生是本科层次随本科二批次、专科层次随专科提前批次招生,然而到了2020年,河南的公费师范生直接改为了本科层次随本科提前批次填报高校志愿。
本科层次随本科提前批次填报高校志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一方面今年绝大多数河南省属师范类院校录取分数线都达到了本科一批线,录取分数相比以往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会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不知道政策的调整,从而错过了志愿填报。不过这些只是表面原因,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河南的省属公费师范生实行的是“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定向招生的存在直接让大量考生失去了报考资格,此外招生对象多为绝对的贫困县,将来就业也需要回到生源地。本身就经历了贫困,还能指望孩子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选择报考省属的公费师范生吗?
公费师范生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然而由于就业协议的捆绑,让公费师范生的报考一直充满着争议。报考公费师范生能够享受较多的福利政策,可是将来的就业却让人头疼,不仅有年限的限制,而且也有就业区域的限制。如果没有这些限制,仅凭“包分配”这一点就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当然公费师范生的报考不可能没有限制,不过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提高一点,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现在有许多人说老师的工资太高了,不可否认有一部分老师的工资确实高,但是省属的公费生将来毕业后能拿到较高的工资吗?能够养活自己已是不易。既然公费师范生的设置是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老师工资的提高非常重要。待遇不提高,不仅招不到人,也留不下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