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需要智慧和技巧

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需要智慧和技巧

JoJo妈带JoJo在楼下散步的时候,碰到了隔壁楼李奶奶,她正跟在天天身后边跑边喊“不要爬到栏杆顶上,危险,摔下来会骨折的”,累的李奶奶气喘吁吁。待天天安生下来跟其他小伙伴踢球的时候,李奶奶开始跟JoJo妈抱怨“怎么现在的孩子这么难带呀,孩子他妈说越聪明的孩子就越难带,不让我管教,照我看,这哪里是聪明呀,这不就是调皮缺乏管教吗?一天天的,家都快被他拆了,我这心脏病都快被吓出来了”。

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不存在的,这是父母为自己没教育好孩子所做的开脱之词。聪明不等同于难带,这两个词可以说完全没有半毛钱关系,父母把这两个词联系起来,不过是为自己的不作为脱罪。孩子难带是家庭教育的缺席,其他原因都是借口。


孩子的一切行为和问题都可追溯至孩提时期。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自呱呱坠地就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的育儿理念和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父母与孩子互为镜子。虽然后天学校教育可以矫正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但原生家庭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举个简单例子,父母有洁癖,带出来的孩子也很大可能有洁癖,爱干净,见不得一点凌乱。如果父母本身不爱收拾,东西随用随放,孩子自然有样学样,玩过的玩具满地都是,吃过的零食随地乱丢。父母把收拾孩子玩具定义为难带,把孩子喜欢玩各种玩具定义为聪明,这不是在偷换概念、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脱罪吗?

如果想要孩子省心易带,父母首先得学习家庭教育的智慧和技巧。

其一,穷养富养不如爱养。爱和安全感是孩子成长的必须,这两样都来自父母的陪伴和爱护,同时,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根基,没有父母的陪伴,何谈家庭教育。因此,在孩子入学之前,请父母多点陪伴,多点爱护,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安全感和温暖感,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家都是他最温馨的港湾。当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爱时,孩子的快乐和积极心态会被无限放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孩子脾气大、自私自大、爱哭、爱闹等问题。

其二,性格和情商教育摆在首位。很多父母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首位,这是大错特错,孩子智商再高,如果没有好的性格和情商,反而更费心难带。父母应该把主要精力花在培养孩子积极乐观、自信善良、有条不紊的性格和培养孩子高情商,这两样到位了,孩子提升智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三,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新时代育儿父母占主导地位,父母有好的榜样和带头作用,孩子更容易成才。有些人觉得这夸大了父母的作用,觉得在旧时代,父母忙碌不得空育儿,孩子照样成长为可造之材,其实这种想法才是最可怕的,时代不同,条件不同,自然育儿理念也不同,如果固守老旧思想,不与时俱进,那害的不光是孩子,父母也遭罪。

简单来说,父母要为孩子的行为负全责,因为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想要孩子省心易带聪明,父母就必须接受新时代的育儿理念,运用智慧和技巧育儿,为孩子提供最佳原生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助力孩子的成长和发育。

今日互动:你家孩子模仿了你的哪种行为举止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283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