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登山,在一次次登山攀峰,一次次征服与超越中,所登之山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险,一山更比一山美,直至永无止境。
我的″人生第一山″是西安的华山,不仅是我所登的第一座高山,更是我立下出书宏愿向作家之峰攀登的起点。
1992年的秋天,乘着到陕西西安参加″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的机会。看望库车驻军四师文友张天鹏老师。真是文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理解我路上的寂寞,就送我一本《张宿宗杂文随笔集》让我路上″解闷″。
这本书不仅成了我旅途的读物,也成了我文交的话题。一路上,我就把张宿宗的书读完了。
让我感慨的是,张宿宗这本书的前言,还专门声称″送给母亲的礼物″,不仅是有名的文人,也堪称″孝子″,令我钦佩不已,内心不由腹诽,要是我也能出一本书就好了。
在西安研讨班里,我结识了公路局选派的新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徐卫星。他因在《新疆日报》发表《日记》小有名气,就成了研讨班里最年轻的成员。
我那时,充其量是个文秘、报刊通讯员的角色,写过几篇文章而已。因此,和徐卫星一见如故,非常投缘,在研讨班里比较亲近。
在闲暇之余我们提议,来到了陕西,问鼎华山,才是真正的不虚此行!我们一拍即合。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华阴市,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中华”和“华夏”之“华”都源于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几经艰难跋涉,登上华山之巅,我和徐卫星坐在著名景点″华山论剑处″,眼望千山万峰,松柏涛起,心胸非常宽广,于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一一就论起书来,自然谈起张宿宗一书的读后感,觉得受益匪浅,不虚此行,读书交友,大有提高。
兴致来时,书壮英雄胆,我在华山顶上对徐卫星说″明年,我一定要出一本书″。当时,在华山上竟不知天高地厚,不怕说话闪了腰,吹牛也无虑。有华山撑着,心里就有底气!这次″论书″,为处女作″《心潮集》的出版埋下了伏笔,奠定了我继续出书,出高质量书的里程碑。
从西安返回新疆之后,″出一本书"的信念每时每刻在耳边回响。″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华山顶上说的话,有华山作证,不能反悔!
出书首先得到地区文化处、创作办公室主任、作协主席张凤水老师的支持,他给予指导与策划,确定出一本杂文集。于是,就紧锣密鼓地开场,因为张凤水老师有关系、有人缘,出版社、印刷厂都是他亲自出面联系的。
书定名为《心潮集》,来自″心潮逐浪高″诗句,署名 “扬子江”,这个笔名还是1981年秋四川大学当教授的伯父杨以凡给取的。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阿克苏报社″新华印刷厂″印刷,张风水老师欣然作序。于1993年5月出版,距华山论书一年。
《心潮集》出版后,文友徐卫星写了《言浅而意深,语平而情浓一一读张传义》的书评发表在报刊上。
《心潮集》是我呕心沥血的″处女作″,也是由华山见证出的第一本书。攀登了这座高山之后,我踌躇满志,不断攀登新的高峰,陆续发行并出版了十余本书,成为了一名省级作家。所以,我可以自豪地说,当年问鼎华山,是突破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攀登的"人生第一山″!
(张传义作)(图片选自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