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菩提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逃离城市,寻找一处僻静所在,让自己的内心平静,有时间思考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人生的路也从来就不止一条,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在城市的高楼里积极进取、努力工作是一种活法,远离城市的喧嚣也是一种活法。而王先凯就选择了后者,他虽然是正值壮年的80后,但他却选择了一个人在深山寺庙做住持,香火钱就是他的生活费,最少时一个月只有40元。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性格孤僻,遭受打击
1985年,王先凯出生于安徽省岳西县,他从小就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男孩,他不善言辞,平常很少与别人说话,这也导致他很不合群。当其他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时,王先凯绝不往上凑,这样的性格也使得他从小到大都没什么朋友。
在家里的王先凯也是这个样子,也不怎么和父母交流,他经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寸步不离自己的房间,父母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有自闭症。
当王先凯的父母问他将来想做什么时,放到其他小朋友身上想必会回答警察、老师、科学家等等,但王先凯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回答:“我想当和尚。”
除此之外,王先凯的学习也不是很好,父母看他性格孤僻又不爱学习,在王先凯小学毕业就不再送他去上学了。父母认为王先凯与自己不亲近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缘分,而王先凯有一个小叔膝下无子,将王先凯过继给他也算是功德一桩,说不定两人能相处得来。
尽管王先凯寡言少语、性格孤僻,但王先凯的小叔对他仍然非常疼爱,最终王先凯和他的小叔在一起比和他的亲生父母在一起更加亲近。
王先凯与小叔在一起的时光是他童年里最幸福的时光,逢年过节街上人来人往的时候,小叔就会把王先凯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肩头,叔侄二人走街串巷,王先凯看到糖人、糖葫芦等各种吃的、玩的就闹着要买,而小叔对他也是有求必应。
可惜这样的日子没能一直下去,在王先凯二十三岁的时候,小叔因病离开了人世。小叔将王先凯视为自己的亲儿子,也是这世上对他最好的人,王先凯刚刚长大成人,还没来得及报答小叔、孝顺小叔,小叔就先一步离他而去。最亲近的人离开了自己,这给王先凯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深山小庙,远离喧嚣
在王先凯老家的后山上,密林深处有一座古庙,名为药公庙。这座寺庙历史悠久,修建于清嘉庆三年,供奉着药公和华佗。药公庙没有方丈也没有住持,由居住在附近的老百姓自发地收拾、打扫。
药神庙并不大,殿内大概只有几十平米。迈进大门,正对着的就是药公和华佗的塑像,宝相庄严,慈悲肃穆。药公和华佗乃先世神医,妙手回春,仁心仁术。自清代以来,当地的百姓便一直供奉着这两位尊神,祈求身体康健,万事平安。
药公庙年代已久,破旧不堪,几年前由于一段时日以来连绵不断的大雨,更是摇摇欲坠,满目疮痍。由于寺庙的位置偏僻,因此平日里的香火并不太旺盛。为了传承祖先们的庇佑,当地村民便筹集了资金,将这座寺庙重新修葺了一番,只怕这不好的环境别玷污了这两位神仙。
皈依佛门,担任住持
得知药公庙想找一位住持后,王先凯动心了。药公庙位于山中密林深处,交通闭塞,与外界的沟通、联系较少。对于习惯了城市便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来说,在那里待几天散散心或许还可以,但要是几个月那就肯定待不下去了。但王先凯已经下定了决心,他简单地收拾好几套衣服,就赶紧搬进了庙里,成为了那里的住持。
关于王宪凯自作主场出去庙里当住持的决定,他的父亲很生气,他来到药公庙找到了王先凯,责备他为什么这么大的事儿不和家里商量,而王先凯却十分淡然,他劝父亲回家,然后继续独自守在药公庙做他的住持。
刚开始的几个月,王先凯还不太习惯,但时间久了,王先凯也已经尘埃落定,心中没有牵挂了。每日清晨,王先凯先是在门前扫去落叶,随后开始做早课,擦去佛像上的灰尘、供水焚香、打坐礼佛。这些步骤都完成后,王先凯才开始准备一天的食物饭菜。
在药公庙当住持是没有额外的薪水的,香火钱就是他的生活费。除了初一或十五等比较热闹的时日香火供奉会较多一点,平日里寺庙颇为清静,香钱并不多,最少时一个月只有40元。
可供支出的香钱并不算多,王先凯却也过得自给自足。他在后山开垦了土地,种了不少时令的蔬菜,百姓们供奉的香油或者大米,配上蔬菜或者一点辣椒酱,又是一顿饱腹的晚饭。山间的野果可充饥,路边的树枝可烧火,王先凯完全过起了陶渊明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田园生活。
结语
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王先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走了这条远离人群和都市喧嚣的小路,也许和大多数人的选择不太一样,但他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森林、溪水和蓝天,这是城市里的人所享受不到的,虽然孤身一人,远离人世,但也过得怡然自得、不亦乐乎。
所以说,在面临人生的选择时,不一定就要随大流,走大多数人都走的路,也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意见,听从自己的内心。毕竟,人生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自己内心的安适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