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广钦和尚:42岁修行数十载,不食五谷到圆寂,其佛法至深百年罕见

广钦和尚:42岁修行数十载,不食五谷到圆寂,其佛法至深百年罕见

羽人莫问升真事,古像空瞻玉佩寒。井冽不逢龟曳尾,鼎存犹想汞新乾。

佛家认为:世间定律乃万物皆平等。出家人多受一份苦难,世人便能多享一份清静。于是便有了行万里路的苦行僧,沿门托钵的清贫和尚。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广钦老和尚便是如此。

一生看尽世间炎凉百态,大江东去,万花落尽,百鸟归巢。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一人而来,亦一人而去。广钦老和尚42岁修行数十载,不食五谷到圆寂,其佛法至深百年罕见。正如其所言:无来亦无去

年幼被迫离家,养父母双双离世

清光绪十八年,广钦和尚出生于福建惠安,家中清苦,上面还有一位兄长。如此一贫如洗的家庭,使得兄长到了适婚的年纪却一直没有娶上妻子。无奈之下,父母只得卖掉年幼的广钦,换点银钱,此时广钦仅仅四岁。

广钦和尚被父母卖到晋江县门外一李姓家庭。这户人家相比广钦和尚的原生家庭,生活条件实在是优渥许多。且李家父母常年膝下无子,对于广钦和尚更是关爱有加。

除了衣食住行样样照顾得甚为妥帖之外,广钦和尚还收获了来自养父母的温暖,犹如冬日里的暖阳般炽烈而温柔,知疼着热,细水长流。

许是由于广钦和尚小时候照料未得周全,身子便一直不太康健,时常多病,养父母心疼不已,药也吃了许多就是不见得好。广钦和尚的养母亲便让他跟着自己长斋礼佛,打坐修行,祈盼佛祖保佑广钦和尚能安然成长。因此同时,广钦和尚便与佛祖结下了不解之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十岁那年,养父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夫妻两人相继离世。这六年的光阴荏苒就像老天爷和广钦和尚开的一个玩笑,养父母的音容笑貌,家庭里的点滴温暖,皆戛然而止,丝毫不再。从此这个世上,再也没有如养父母一般深爱自己的亲人了。

面对养父母遗留下来的诸多田地房产,叔伯亲戚们皆虎视眈眈,想方设法觊觎得之。广钦和尚深感无奈,养父母不在人世,此地已了无牵挂,孤身一人,余生不如与佛祖常伴,青灯古佛,岂不妙哉?于是便把田地分与诸位亲戚。

时宣统三年,广钦和尚前往泉州承天寺出家。广钦和尚此举无异于慈悲与智慧兼得罢了。出家为僧,一方面如养母所愿修习佛法;另一方面,许是为了逃避俗世,忘记心中的痛苦罢了。

吃人所不吃,做人所不做

出家时广钦和尚年仅二十,拜入泉州承天寺瑞芳师禅下,为其剃度点化。"佛喜转瑞,广传道法",广钦和尚之道名便由此而来。

刚入寺时,广钦和尚每日种菜除草,伐薪挑水,诵经礼佛之事并不与其相关,日子异常艰辛,时常衣食不饱。一日午后收工回寺,住持命其将劳作工具归其原位,广钦和尚此时早已饿得两眼发昏,一时怒火从心中而起,便罢工离开了寺庙。

没过一会儿广钦和尚便冷静了下来。“我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才出家修行的?这只不过是吃了一点点苦头而已,和生死相关的大事相比,这又算的了什么呢?”于是便回到寺院,按照住持的吩咐摆好工具后向其复命。住持教诲广钦和尚:“吃人所不吃,做人所不做,以后便知此缘由了。”

经此一事之后,广钦和尚更为刻苦。除了种菜挑水的杂货之外,广钦和尚还负责给寺庙里的和尚们分发饭食,因此广钦和尚往往是最后一个才吃到饭的人。吃人所不吃,做人所不做。广钦和尚毫无埋怨,甚至捡起饭桌上别人掉下的米粒来吃掉。

不食五谷,修行数十载

1933年,广钦和尚为进一步习得佛法,便决意进山潜修。泉州城北清源山上,丛林密布,高耸入云,深不可测且时有猛兽出没。广钦和尚一路往深处走去,觅得一宽度五六尺的石洞,安住于此,在此洞中修禅礼佛。广钦和尚时年42岁,这一修行,便是数十载的光阴。

带来的粮食吃完了,广钦和尚便断了人间烟火,不食五谷,专以蔬果为食。深林里的猴子数量居多,老虎亦时常出没于此。

久而久之,林中的老虎与猴子皆成了广钦和尚念诵佛经时的倾听者,时常伴其左右,静静聆听。猴子亦经常摘取野果献给广钦和尚,因此机遇,广钦和尚竟也不愁吃食了。

传说广钦和尚经常一入定便是数月旬的光阴。有一时日,山中樵夫多时不见这位广钦和尚,便去洞中探视,只见其端正而坐,安然自得。樵夫知广钦和尚乃是入定了,不敢打扰多时,便匆匆离开了。

每隔一月,樵夫皆去洞中探寻一番,细细查看之下,广钦和尚既无脉搏,亦无心跳;数月之后,广钦和尚依然如此,且已不吃不喝多时。

樵夫心里实在担忧,便汇报了住持弘一大师。只见弘一大师轻轻地在广钦和尚的耳边弹了三个响指,广钦和尚便出定了。弘一大师亦颇感深叹:“此次入定,长达四个月之久。古往今来,实在甚为稀有。”

广钦大师修行之后不食五谷,常以牛乳或果蔬为食,一直到圆寂。白日里诵经念佛,夜里在室内或走廊下跌而坐。广钦和尚常坐不卧,据说是曾经打板时晚起误了五分钟,因此耽误了全寺同修的时间。在此之后,广钦和尚过夜只是盘腿而坐,再也没有躺下过。

安然圆寂,佛法至深百年罕见

1985年,广钦和尚许是深感自己时日无多,一心欲回承天寺度过余生。回到寺内,广钦和尚感悟颇多,对寺内弟子妥帖安排了后事。

“圆寂之后,尸体火化,灵骨分别置于三寺之内。无来亦无去,没有事。”广钦和尚夜以继日地诵经,在这安详中闭上了双眼,时年九十五岁。广钦和尚往生之时,天空之中竟有莲花显现。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广钦和尚42岁修行数十载,不食五谷到圆寂,其佛法至深实在百年罕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03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