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理想的梦话,讽刺与安慰

理想的梦话,讽刺与安慰


梵高画作


人生而平等,只能做为一种理想来说。不同社会层级的人达不成平等,不同智力水平的人达不成平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达不成平等,不同心灵成分的人达不成平等,而高对低能够予以某种程度的尊重,都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


所以分别心,一定会有。所以很多的是非之判,往往都只是人我之别。


很少有人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能对他人的立场也表示某种程度的理解,甚至主动了解,都已经是极其难得的事情。


很少有人不基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去说话(这还是假设人们肯理性地面对一切,肯真诚地面对自己,肯放下利弊相关的考量,而实际上,这些都很难办到。),但因心智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个性的不同(比如有些人更容易自以为是固执已见),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很难达成一致的。

梵高画作


人怎么能够理解他心里没有的东西,或者他根本不懂的东西呢?差别于是永远存在,是非于是永远存在,争执于是永远存在。伤害,于是永远存在。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简爱对罗切斯特说,我们的灵魂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这是一句很动人的话。实际上,能够平等的,只能是人性中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说仁爱的心,向善的心,坚持的信仰,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能够要求平等的,也是人活着所必需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爱与被爱的权利,做人的尊严。


这些都是构造幸福人生的基础,若无法达成,是社会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而社会本身则从来都不理想。理想的梦话对人群来说,是讽刺,但谁说不也是安慰。

梵高画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763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