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总要家长强迫才学习,了解“鸟笼效应”,让孩子化被动为主动

孩子总要家长强迫才学习,了解“鸟笼效应”,让孩子化被动为主动

文\路卡

编辑\晓欢谈育儿

家长时常为孩子不愿意主动学习感到困扰,有时候家长需要时时刻刻催促,孩子才会去做,但有时候家长怎么催孩子,孩子都不去做作业,最后就引发了家庭内部争吵。家长们对此感到非常的无奈和担心,孩子这么不爱学习以后可怎么办?

父母应该了解的是一味地强逼孩子是得不到好的结果的,只有孩子自己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家长们可以利用"鸟笼效应",让孩子自主产生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鸟笼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当人们偶然获得了一件原本并不需要的东西,因为这件东西,人们会不自觉地添加更多不需要或者没有关系的物品。

"鸟笼效应"定义的产生源于哈佛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詹姆斯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詹姆斯的好友卡尔森与他打赌,赌的是卡尔森能不能让詹姆斯养一只鸟。詹姆斯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养鸟,卡尔森改变不了他的想法。

到了詹姆斯生日当天,卡尔森送了个鸟笼给他。没过多久,每个来詹姆斯家里玩耍的的客人都会询问他:"你养的鸟是不是死了?"詹姆斯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迫于无奈,就去买了只鸟儿放进了鸟笼。卡尔森打赌成功地赢了。

生活中处处都有"鸟笼效应"的现象。

当长辈出门买菜的时候,超市有做特价活动,就算这些特价商品对于家庭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但在长辈比对价格的时候,发现很合算,就会开始囤货,买了饮料,就想买面包,买了咖喱块,就想买肉类来搭配,结果一路逛下去,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即使原来的价格挺便宜,叠加起来的数字就很可观了。

当家长们出去逛街或者淘宝购买服装饰品的时候,会因为最近买的一件上衣或者裤子缺少搭配的穿搭,去购买匹配的衣服,买了衣服,就发现又少了搭配的鞋子、帽子、包包、发型等等,直到拥有了一整套合适的着装才心满意足,但深究起来,很多衣服都是不必要的。

"鸟笼效应"能够普遍产生作用的原因有哪些?

1、 从众心理的作用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存在从众心理,比如说当孩子班级里的其他孩子都报了补习班、兴趣课的情况下,家长会因为担忧孩子跟不上其他孩子的学习步伐,而同样选择帮孩子报补习班,也不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当孩子发现周围的有小伙伴都在看同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其他同学都在看,这部动画片我也要看。

2、 惯性思维的作用

家长总有惯性思维,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孩子脑子愚笨,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课,又或者是补习补得还不够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不仅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智商,还可能会让孩子的成绩持续下跌,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行。

3、 好奇心的作用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一个东西最主要的动力。当孩子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家长总是苦恼孩子对于英语既没有学习的欲望,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后来,妈妈给孩子播放了最近在儿童之中很火的一部动画片《小猪佩奇》,为了听懂这部动画片讲了什么,孩子就会对英语产生好奇心。

那么家长要怎么利用"鸟笼效应",让孩子主动学习?

1、发现孩子感兴趣的点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者竞争等外在目标。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对一件事有了兴趣,孩子才会开始主动学习。孩子为什么喜欢看电视吃零食,不就是对这些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而被慢慢吸引,就养成了习惯。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平常教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多以图画的方式展现给孩子。孩子的兴趣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想法。

2、 家长要循序渐进,徐而图之

俞敏洪曾说过:"做父母是一场恒久而弥新的修行。"

在教育孩子上,家长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绝非易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耍、爱热闹,讨厌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地呆在位置上学习。家长要让孩子渐渐习惯学习的存在,慢慢延长学习的时间,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孩子主动学习。

3、 给予积极的暗示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点,比如说色彩鲜艳的图画本,有趣的小故事等来引起孩子对书籍的热爱。在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家长要适时给予孩子肯定和赞扬的回应,孩子接收到了,就会明白我这样做很好,要坚持,爸爸妈妈就会一直夸奖我。

"鸟笼效应"的运用只是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手段,培养孩子读书明理的习惯是非常难的,跨度时间长只是其中一点。但是,家长们要相信,只要一直努力,孩子就能够好好地成长,黑暗总会迎来光明,父母辛苦的付出也会有着完美的呈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57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