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终身成长》:比起失败,停止成长才是最可怕的事

《终身成长》:比起失败,停止成长才是最可怕的事


我曾是一个非常害怕失败的人,我惧怕失败会带来批评、打击,和别人异样的眼光;

我也害怕自己耗费时间与精力,结果一无所获,被人嘲笑。

于是我为了避免失败,干脆不去尝试,主动放弃;还自我安慰,自己本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可是心中却总有一个声音在质疑:你并不是做不到,为什么不再多努力一下?

直到我看了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我才明白,自己为何这样害怕失败,让自己的人生停滞不前的

因为正如作者所说:人与人的生活差距,其实并不在于个人能力的高低;

比起智商情商的强弱,思维模式的差异才是人生的分水岭。

而只有能够不断成长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一、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何处?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有一种人,面对困难不会踌躇不前,即使他们并不那么完美,甚至还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但他们也会先行动起来再说。

他们会把所遇到的挫折当成挑战,这会让他们更加兴奋,最后真能神奇地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有一种人,就像我这样,为了避免失败而宁愿选择循规蹈矩的生活。

害怕直面难题,不愿接受挑战,也就失去了许多的机会。

德韦克教授把前一种人的思维模式,称之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他们认为能力与智力是可以提高的,因此会倾向于迎接挑战,面对挫折,坚持不懈;


他们会从批评中学习,当他人成功时,他们会学得新知获得灵感。


这样的人往往能取得更高的人生成就。

而后一种人的思维模式,称之为固定性思维模式

他们认为智力与能力是天生、固定的,为了避免自己显得不那么愚蠢无能,所以倾向于避免挑战;


遇到障碍,自我保护或轻易放弃;


他们不愿努力,认为努力是不会有结果的,或者会带来更坏的结果;


他们会忽视有用的负面反馈信息,而直接产生对自己对外界负面的看法;


嫉妒他人的成功,因为这是对自己的威胁;


他们很早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取得自己本来就有潜力取得的成就。


二、你要从不失败,还是不断进取?

让我们来想想,如果遇到以下这些情景,你会如何反应?

  • 1、你有一门重要的课程,你花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可是在考试时,成绩却很不理想。
  • 2、你累了一天,下班准备回家时却发现,因为车停在不该停的地方,被贴了罚款单。
  • 3、你的伴侣兴奋地告诉你,她因为工作出色,得到一个很好的升职机会。而你的事业却一直止步不前,看不到什么希望。

固定型思维的人,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已在脑海中想象了自己是个彻底失败的人;

如果再看到身边人的成功,更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愚蠢。

他们会因此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或者大发脾气,直接放弃该做的事。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遇到上述这些情况,他们往往会这样想:

“成绩不理想,说明我还需要加倍努力和改进学习方法,我还有半个学期的时间来努力”;


“下次停车时我会更加小心,不能再抱侥幸心理了”;


“我为爱人的成功高兴,她的兴奋也感染了我,我会向她取经,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同样的事情,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应,就像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这就是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本质区别:

他们从不会因为失败的事情,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失去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

在一个人能力固定的世界里,需要你用成功证明自己的聪明与天赋,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在另一个能力可以改变的世界里,成败并不能证明什么,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学习新知识,不断发展自己的才能。

你想成为哪个世界的人?

三、冲破“不愿努力”的怪圈

所幸的是,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并不是天生如此,或是不同的性格所至。

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变你的意志的。

打破不愿努力、不愿成长的怪圈,我们要从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开始,成为一个能够不断成长的人。

第1步:接受

其实每个人都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只是出现的频率、强弱而已。

拥抱你的固定型思维,别去责怪它,它的目的也只是想保护你,虽然它的方法阻碍了你的成长。

第2步:观察

观察是什么引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是失败?别人的意见或批评?任务的截止日期?

第3步:命名

为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起一个名字。当它出现在你脑海的时候,与它对话;

看看它是如何让我们思考、感受和行动的,这又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4步:教育

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方法去教育它:

让它接受挑战,不要放弃;在受挫折后,寻找其他策略,卷土重来;帮助和支持他人成长

当它学会新的思考方式,它就可以帮助和支持你了。

第5步:设立成长型目标

为自己设立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明确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这个计划。

让自己行动起来,将你的计划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

当你遇到阻碍与挫折时,制定一个新的计划,并再问自己一遍: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践我的新计划?

当你获得成功,也别忘了问自己: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

正如尼采所说:

不断成长吧!朝着更高的目标,不要满足于现有的高度,不断向高处努力成长吧!

只有这样才能用我们的双眼发现真知,才能发现我们以前不曾看到,不曾领悟到的生命的美好。

一旦踏上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你就会发现世界变得更宽广,人生变得更有趣。

就如我一样,已不再用成败来定义自己,也不再害怕未知与挑战,我活得更加勇敢与快乐。

因为我知道,我已是一个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改变也许漫长,但换一种更好的思维模式,就等于换一种更有意义的人生,何乐而不为?

我是#野生成长# ,专注分享最有用的成长干货。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509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