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丽儿妈咪(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
年幼的孩子还未形成自己的三观,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且所有的行为都是出于模仿,模仿的对象来自父母、老师、小伙伴以及所接触的电子产品,比如动画片,孩子的正面行为该加以鼓励,若是负面行为,则家长要及时教育。
“老东西,别打扰我看电视”,孙子对奶奶大吼,宝妈反手一巴掌
乐乐(化名)今年9岁,是名上三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繁重,周末的时候在妈妈的监督之下,完成了所有的作业后,才被允许观看动画片,而妈妈则是在厨房为午餐而忙碌着。
突然门铃响起来,腾不开手的宝妈,叫乐乐前去开门,但是无奈乐乐充耳不闻、一动不动的继续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于是宝妈只好暂且搁下手头上的事情前去开门。
打开门发现是乐乐的爷爷奶奶来串门,宝妈笑脸相迎,请进屋里,而乐乐依旧埋头看动画片,并不跟爷爷奶奶打招呼,宝妈有点生气但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爷爷奶奶平时对于乐乐十分地宠爱,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尽留给了自己的宝贝孙子,尤其是奶奶,对乐乐爱到骨子里了,于是进门的第一时间就走到乐乐的身旁,嘘寒问暖一番后,又拿出一堆零食给乐乐。
“老东西,别打扰我看电视”,乐乐突然指着奶奶骂,而且面带不耐烦,奶奶顿时愣住了,这个时候乐乐妈忍无可忍了,反手就是一巴掌,后悔自己平时任由乐乐随意观看动画视频,不加引导与教育。
分析
生活中方方面面,各色场景充斥着不同的信息,有利有弊,而孩子还没有鉴别能力,很容易对所接触的行为进行模仿,而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对孩子的性格、人际关系具有负面影响。
一、不良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1. 影响孩子的性格
如果孩子接触到一些负面的信息,极其容易产生粗俗的语言,暴力的行为,这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冲动、暴躁、易怒,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2. 影响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的流动是基于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往往比较自我,他们的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不良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隐患重重,父母需要及时纠正规范孩子的行为,避免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二、父母该如何防止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
1. 言传身教
父母是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其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只有在生活中做好榜样,起到表率作用,如此对孩子的教育才具有说服力。
2. 监控外界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除了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之外,他所接触的小伙伴、网络信息等对其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若是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父母自是欣慰,如果是不利影响,父母则要出面干预,为孩子挑选好的朋友、过滤不利的网络信息。
结语
社会发展迅速,孩子更容易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好坏不等,利弊皆有,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重大,父母要引起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监督要执行到位,防止孩子渐渐偏离人生正确的道路。
你家孩子会有不良行为吗,若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话,你是如何教育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小丽儿妈咪,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