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一枚,和全天下所有男孩家长一样,我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独立又成才的男子汉,最担心也最不希望的是孩子长大后不能自立,最终成为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部分“啃老族”,依靠父母生活,不能独立生存。
儿子13岁,进入了青春期,和大多数男孩也一样,开始迷恋上了电子游戏,开始有了各种自我的尝试和冲突。我不断的在各类育儿书目中寻找和吸收在这个时期应该如何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的经验和技巧。
男孩养育让人愁
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在她的《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一书中提出家长要及时的牵好手,适时地放开手。她还强调在18岁前,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思考、做好人生规划、最终让孩子过自己成年又成人的独立人生。
凡事有度,在养育男孩的这条路上,心理学家、作家、也是知名演说家——莱昂纳德•萨克斯(Leonard Sax)医师在他的美国亚马逊教育类图书畅销榜第1名热销书《浮萍男孩》(Boys Adrift)中用真实感人的案例,以权威文献与大量数据作支撑,从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揭露今日社会中男孩发展所面临的独特危机与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同样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参考性的建议。
《浮萍男孩》封面
莱昂纳德•萨克斯(Leonard Sax)医师,1980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随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他根据自己的从医经验写作的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医学期刊》等许多著名的学术期刊上,著有《浮萍男孩》(Boys Adrift)、《棉花糖女孩》(Girls on the Edge)等众多有关儿童发展与教养的相关著作。
在《浮萍男孩》中,萨克斯医生提出的“让男孩成为男人”的呼吁和朱莉的“让孩子成年又成才”观点不谋而合。
今天,有许多令人不安的事情发生在男孩的身上:他们对真实的生活缺乏热情,冷漠、自私、不愿意承担责任、甚至不愿意自己独立生活;他们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随着生命的潮流把他们带到天涯海角。——《浮萍男孩》
让男孩成为男人,让男孩成年又成人,让男孩摆脱“赖家王老五”的命运,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浮萍男孩》中,萨克斯医生是如何建议父母们的:
● 在学校对男孩越来越不友好的今天,如何帮助男孩重新爱上上学;
为什么说学校对男孩越来越不友好?
众所周知,男孩和女孩的发育先天不同,一般来说同龄男孩普遍比同龄女孩发育稍迟缓。不仅仅是身体发育,还有心智发育。5岁的女孩已经基本上能够在课堂上安静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坐着听课了,而5岁的男孩大部分还不能做到。在学校里,老师会对同龄的孩子统一要求,男孩好动的天性和女孩好静的天性比起来,女孩更容易受到老师的认可。男孩们往往更容易在这样的对比中遭受到挫败,从而产生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习的念头,最后导致厌学。
就我接近20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来说,在中小学里,的确女孩比男孩更乖巧,更容易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男孩是老师和家长头疼的主要对象。
男女生差异
如何帮助男孩获得学习的兴趣,重新爱上上学?
萨克斯医生建议:让男孩晚一年上学。
这个建议,我也曾经多次对身边的朋友说到。让男孩晚一年上学,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生命礼物,让男孩的心智发育和同级女孩相对比较接近,更能控制自己的言行,更强的专注力,自然就能在学校获得更多的肯定,自然也就能够有更强的学习兴趣了。
记住:现在拦住他,将来他才能前进!
家长要意识到男孩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要急。
可以参考一下全球排名第一的芬兰教育:芬兰教育中,孩子7岁才开始上学,学校里老师针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让孩子不竞争,不考试,真正的去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喜欢探索知识,最终成就了芬兰教育的全球第一地位,说白了,是内驱力的作用。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等他准备好了再开始,他对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更好的被持续激活。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
● 当你的男孩疑似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你该如何应对;
在过去几十年里,多动症和注意缺陷越来越多的被家长们提起,萨克斯医生提到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汤姆。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汤姆是个十足的多动症孩子,可是在故事里,汤姆的聪明和顽皮不正是他的长处吗?
是药三分毒
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为ADHD,并开始定期服药,在《浮萍男孩》中,萨克斯医生指出:即使服用这些药的时间很短(一年或更短),还是可能会造成人格的改变。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威廉·卡里松教授和他的同事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把兴奋剂类药物(如给确诊ADHD的孩子吃的那些)给实验室的动物吃,会造成这些动物在长大后失去动机。这些动物看起来很正常,但是他们很懒,不想动,甚至在情况很危险时,也不想逃走。——《浮萍男孩》
服用这类型的药,会伤害正在发育的大脑中的伏隔核。伏隔核是大脑的动力中心,更准确的说,这个部分的大脑负责把动机转换成动作。如果这个男孩的伏隔核受损,他还是会感到饥饿,但是他不会有去满足这些欲望和需求的动机。
是不是很可怕?
所以,不要轻易让你的孩子服用ADHD的药物,也不要轻易去用ADHD给你的孩子贴标签,如果他只是不能在课堂上安静的就坐学习,如果他能够有安静的时间,那么应该考虑的是这所学校是否适合你的孩子?或者说,是不是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开始学校的学习?
● 如何帮助男孩放下电子游戏,拥抱真实世界;
前两天的热搜新闻里,初二男孩因为被妈妈没收了手机扬言要跳楼,妈妈报警,男孩被94年警察怼得哑口无言。孩子迷恋电子游戏似乎成了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
新闻热搜
为什么男孩比女孩更迷恋电子游戏?如何才可以让孩子放下电子游戏,拥抱真实世界?
在《浮萍男孩》中,萨克斯医生提到:男孩先天个性决定他们比女孩更多的权力意志,这个特性在两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就可以看到。如果你对一个权力意志动机非常强烈的男孩提要求,比如要他坐下,他会站起来;叫他站起来,他会坐下。他其实不在乎是坐下还是站起来,但是他需要知道,也需要让你知道,他要站或者坐是在他的控制之下,他不需要你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正是因为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权力意志,所以他们对于充满着主控感的电子游戏格外迷恋,在电子游戏里,他们很容易就控制全场,他们可以掌管游戏中角色的一切,即便输了游戏,也可以重新开始,直到赢为止。简单的说,男孩子在电子游戏中,更容易发泄自己在真实世界中不被认可,没有场地发挥的权力意志。
男孩玩游戏背后的心理原因要知道
所以,要帮助男孩放下电子游戏,家长首先要管控好家里的一切互联网设备,严格控制时间,必要的时候拿走设备;其次更多的去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不论是运动还是其他活动,让男孩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去和男孩们一起参与,发泄多余的精力同时获取真实世界的体验,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虚拟世界获得的刺激和真实世界是不可比拟的。
● 哪些生活习惯的改变能减少环境毒素对男孩的毒害;
2006年,研究华盛顿波托马克河里鱼类的科学家发现他们收集回去化验的鱼,雌鱼都正常,雄鱼却很多都不正常,当他们检查雄鱼的性器官时,没有发现精子,却发现了卵子。这则新闻刊登在《华盛顿邮报》的头版。河流中的水含有阉割雄性物质的故事很快有了新的进展,很快科学家们发现:雌性化或被阉割的雄性动物,包括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和鱼类,已经在全球各个地方被发现。
被污染的地球
造成这一切的,是内分泌干扰物质。
如何避免?当前环境下,也许我们已经无法避免,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以下几点:
- 尽量让生活习惯中拒绝一切塑料玩具、奶嘴,去找贴有“无PVC”标签的产品;
- 不要用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热食物给孩子吃,换成陶瓷容器或者玻璃容器;
- 避免用塑料瓶装饮料,换成玻璃瓶;
- 不要让牙医在你孩子的牙齿上用密封胶,除非牙医可以保证它不含二甲酸盐。
● 让“真正的男子汉”成为男孩的榜样。
榜样对于男孩的意义有多重要?《蝇王》的故事很典型:青少年没有强大的领导者,很容易变成野蛮人。
《蝇王》剧照
所以,给男孩找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作为榜样吧!一个不够两个,两个不够三个!不仅仅是爸爸参与进来成为榜样,还可以是小区里的那个高素质的邻居,还可以是学校里那个知识渊博有教养的老师,更可以是训练场上灵活全能的教练等等。让男孩有一个抬头就可以看到的榜样,让男孩可以直接模仿并最终逐渐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给男孩一个灯塔式的榜样
写在最后:
家有男孩,我时常都会复盘我对儿子的教养以确定是否恰当,是否能够避免让儿子成为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是否能够避免让儿子长大后成为“巨婴”、“妈宝男”,所以对于男孩题材的育儿书,新书一出来我基本上都会第一时间买来看。
这本《浮萍男孩》是萨克斯医生多年的经验汇集而成,全书有很多真实感人的案例,用各类权威文献与大量数据作支撑,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养育男孩不容易,毕竟男孩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更重,要培养男孩找到人生的方向,成为独立、有担当的男子汉,拒绝让男孩成为“赖家王老五”,这本书我觉得值得一读!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经验上,都是极好的典藏书!推荐给家有男孩,和我一样有些焦虑的你!
我是宸妈,专注于青少年教育教养,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分享、点赞、关注和评论,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