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关于家庭教育你了解多少?用爱来守望孩子的成长,你做到了吗?

关于家庭教育你了解多少?用爱来守望孩子的成长,你做到了吗?

今天我要讲到的内容是用爱来守望孩子的成长。提到爱,其实这是个相互的过程,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不只是说给妈妈们听的,我要分别给家庭中的孩子、爸爸、妈妈说一些关于爱的话题,希望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能用爱呵护成长。

首先,要讲给孩子们的话:亲爱的孩子们,你愿意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关爱呢?

我想最方便的就是帮妈妈做家务。必须得强调一点,做家务是有助于你学习的,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统计和研究表明,那些多做家务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排名反倒会更靠前。因为我们不是一台机器,我们的大脑需要休息,所以做家务就是让我们的大脑休息一下,身体活动一下,这样学习的效率反倒会变得更高。

其实,我们不是在帮妈妈做家务,而是家务本来就是我们要做的一部分,我们要参与到这个家庭的生活之中,不是做一个坐享其成的角色。哪怕你是一个孩子,我们要去体会那种活着的感觉,去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到做家务,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去做各种各样的选择。一个两岁以上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了。

除了做家务,你还可以通过做好自己的事情,去表达对妈妈的关爱,比如,不用妈妈催促就主动去写作业,不用他们教就自己按时起床,不用妈妈管就能够主动关掉手机。当我们不把妈妈对我们的照顾当成理所当然,这就会让妈妈心中变得更加的轻松和快乐。

所以,孩子们,试着把做家务养成习惯,自己的事情也从一点一滴学着自我管理。要知道你的自我成长才是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接下来,是讲给爸爸们的话:亲爱的爸爸,你应该要学会多体谅。

我知道作为一家之主通常都会很忙,要担负起养活全家人的工作,每天在外奔波都已经十分辛苦,有可能你早一点回家,反倒让妈妈们心里面觉得更舒心。我想给爸爸们的建议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体谅。

请把妈妈们的付出看在眼里、看在心里。在男权的社会背景之下,母亲成了养育儿女的主要担当者,甚至都已经产生了丧偶式育儿这种说法。与此同时,妈妈们的付出反倒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都说什么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而这句话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往往还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全职妈妈在生活中已经做出了太多的牺牲,包括他们的职业、爱好、追求都不得不因为照顾孩子而暂时放弃,甚至一放就再也捡不起来了。在这一点上,连很多明星妈妈都不能免俗,整天围着锅碗瓢盆和孩子的作业忙里忙外,如果连她自己都开始忽略自己,我们又怎么能够把她们的付出视为平常的?而那些一边带孩子还要一边工作的职业女性,看起来他们有机会去实现自我了,但却可能因此而背负了更多的压力。

爸爸,你是否愿意去多关注一下她们内心的感受呢?理解她们的不易,体谅她们的艰辛。要知道,孩子们有多么希望看到爸爸妈妈在一起相互扶持做事情的样子,这会让他们感觉到安心和幸福。所以这可不仅仅是在分担妻子的责任,而是在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温馨的家庭氛围。

最后,是要讲给妈妈们的话:生活中我们要做到无怨,做到有品质。

生活中,作为妈妈,既然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就要学会停止抱怨。

我知道很多妈妈一边操劳,一边抱怨,结果就是做了很多,却没有人会感激。而在得不到尊重和理解以后,内心又会产生更多的委屈和怨气。我为这个家里付出了那么多,却连一句好话都听不到,这太不公平了。其实这一切是公平的,因为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在索取,我们把自己的操劳当成了可以合理的指责抱怨的理由。孔子说过“求仁得仁,又何怨?”有什么好说的呢?这不就是我们本来也愿意为这个家庭付出的吗?

而且,可以试想一下,又有谁愿意总是带着感激的笑脸和一个充满怨气的人相处呢?我知道你并不是不愿意付出和牺牲,你是想在付出和牺牲了以后,能够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感谢。可是付出了很多,和别人会明白我们的需要,向来都是两回事,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的。更何况,有时候我们行为上的勤奋,对孩子教育的忙碌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所以,我们要一边做该做的事情,一边想想该怎么向孩子和老公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等着他们主动给你。做到这一点有时并不简单,因为我们自己都未必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准确的表达出来。那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又怎么可能去期待别人会懂得?所以停止抱怨,观察自己的内心,做一个无怨的女人,这也是对自己的关爱。

如果生活中诸多琐事注定无法摆脱,那么妈妈们,不妨想办法把这些事情做得更有品质。

这个品质,指的不是你把锅碗瓢盆刷的更干净,把地拖得更亮,而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只为完成这件事情而去做,也不要为了得到那个结果而去做,而是要关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

比如,碗不是为了刷干净刷完,而是关注你刷碗的动作和过程,感受碗和水流给指尖带来的触动。当你拖地,不是为了拖干净,而是感受拖把与地面的摩擦和肩膀的酸楚,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我们更多关注感受本身,并停止强迫性地思考。

要知道,感受是比思维更加接近世界的真相,这就是一种有品质的状态,而这样做的好处是会让我们更容易收获内心那份久违的平和与安宁。当我们这样做,变得更有品质的不仅是这件事情,还有我们的生命状态。

前面也说了,行动上的勤奋有时反倒会适得其反,那是因为我们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智慧等级,也就是生命品质。一旦我们做好这一点,繁琐的家务不就变成了我们自我修炼的机会吗?

最后,一位家长的心得这样写道:我发现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经常会被小我所控制,之前总认为当孩子发生哪种状况,我就会用哪种相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家庭教育。可我现在才发现,也许管只是小我在管,那没有什么用的。用爱来守望孩子的成长才是我最应该给孩子的东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86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