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高考成绩出炉,有一张图在开始在广泛传播。
“优才看教育”整理的这份海淀考生分数表显示,700分以上全市80人,海淀就占到了57人。
比例是多少?71.2%。
而在去年,海淀区700分以上占全市的比例是70.8%。
很好理解,海淀今年还稳中微涨。
很多人买海淀房子就是冲着上学来的,导致海淀常住人口结构不断年轻化,学位总需求增速太快——区内原有的小学资源不足,总体学位缺口越来越大。
稍微好一点的学校被迫不断扩招、扩员,班级越招越多、越来越大。
但拆哥认为,顶端的精英,还是会在海淀区脱颖而出。
这些六小强很多学校,当孩子去做实验的时候,推开教室的门,中科院的院士在微笑着等。
据说人大附有个班,它所有的实验,你所有的科技课程,它的直接辅导老师是中科院院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考上这个班的小孩随便用。那中科院全国最高的研究机构,当然是无与伦比。
西城的北京四中,下滑显而易见的。十多年前,它被定义成“精英”的代名词,现在已不是第一梯队。
四中或许讲究社团大学化、素质教育提前化,是重要原因。
而金融街学区再次厚积薄发。18万一平学区房,对应的北京八中和西城实验,无论是否在国内高考,都是精英家族延续保值的高地。
比如拆哥粉丝就这样自豪留言道:
朝阳的北京中学(本部在UHN国际村隔壁)和朝阳外国语,也在尖子生培养的氛围中,枕戈待旦,闷声发财。
东城的171中学作为和平里学区直升的顶梁柱,没有让买学区房的人们失望。
郊区真心不能培养出高考的精英。根据“匆匆说”的预判,2020年整个大兴区能上600分的不会超过200人,而600分以上北京全市有9000+人。
整个大兴裸分上清北的可能只有1人。这还是在亦庄等“名校分校”中考高分录取学区的前提下考的。
除非你发自肺腑地对朋友圈来一句,“我要求不高,我家娃上个211就行了”。
拆哥最后还要讲一个事实,这80个精英孩子,学校全部是在前三门大街及延长线以北,也就是公认的“北城”。
北城+5环内,是偶然,也是必然。@跟着拆哥看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