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OYO
编辑 | 闫宝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追求生活上的极致简约,舍弃华而不实的装饰,只保留最简单纯粹的生活所需。
“断舍离”的生活方式从日本兴起,进而流行欧美,它与当下社会消费盛行、沉迷于物质拥有的方式正好相反,鼓励人们放弃物质拥有,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转而追求精神的安宁。
与“买买买”的消费风潮完全相反,“断舍离”要求人们回归生活本身,将注意力彻底从物质上转移开,从而更多地关注自身,关注身边人,提倡断舍离的简单生活,也就是说“少即是多”,拥有最少的物件才能清洁自身,过上幸福生活。
断舍离的本质其实是摆脱逃避现在、沉溺过去、恐惧未来的情绪,专注于自身和当下,专注于为我所用,来收获真正高品质的生活。其实,卓有成效、精益、要事第一的理念都是相通的,对物品而言如此,对人也是如此,对事情也同样如此。
1845年,美国著名学者梭罗只带了一把斧头,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零2天,以验证他所悟出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正如后来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的,“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其实,生活过得好不好,和你拥有多少物品一点都没有关系。
下面的场景,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眼熟:
广告语说,女人的衣柜永远少一件衣服。很多人常常觉得没衣服穿,可衣柜里却塞着一堆衣服?究其原因,不过是把无法穿、不想穿或不适合穿的衣服全部留在衣柜,占用家里的空间。
去年囤的卫生纸还没用完,看到便宜打折,忍不住又囤了一大箱。双十一特价打折,又囤了2年都用不完的洗衣液和肥皂。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话题:“疫情过后,你还敢断舍离吗?”很多人纷纷表示:“再也不断舍离了,一定要囤货!”但真的有必要一囤再囤吗?口罩、消毒液、常备药,如果不是疫情,根本不会出现在一般家庭的囤货清单中,于是,疯抢、断货、内心恐惧感不断增强。
断舍离的本质是自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断舍离不是全然否定,去扔掉所有暂时不用的东西,而是定期整理:穿不下的衣服可以洗干净捐出去;过期的食物和药品要定期清理,并告诫自己不要卖得太多;无意义的社交和聚会可以能减则减,腾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不断选择抛弃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内心才不会被遮蔽,光照进来,才能看清自己内心需要的是什么。定时清理人生的行囊,看看什么该扔,什么该留,什么该添,才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加法,而是靠减法,减去对你不那么重要的事物。懂得适时整理自己的心,舍掉无用的东西,放弃过多的欲望,才能真正享受美好的人生。
生活慌乱芜杂,许多人之所以心累、之所以痛苦,不过就是想要拥有的太多,而不肯放手的很少。其实,真正的自律是源于内心的断舍离,懂得删繁就简,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有时候扔掉即是一种获得。
作家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佛家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对物的执念或许还算好割舍,但对人的眷恋却极难放下。
红尘之中,分分合合,总有情深缘浅。这人世间,你越是不舍,越是纠缠越是执迷不悔,越是不平衡,即便付出再多也不会有回报,所以能放下就放下。那些生命中注定与你无缘的人,当舍则舍得。
一生中,注定会有一些东西失去,一些事情无能为力,比如岁月流逝,比如生离死别……无论你做什么,都无法改变那个结局时,不妨告诉自己,当断则断。对生命中无能为力的事,适时放下,才是最好的修行。
无休止的忙碌、习惯性的抱怨、虚情假意的应酬……断绝无意义的烦恼,舍弃多余的东西,离开对欲望的执念。少即是多,简才为真。舍弃让你心累的人和事,你会发现,目光所及皆是风景。
人生下半场,该丢掉的东西,就不要再留恋。放下,人生才能走得更远。舍弃那些人生的负累,放下多余的物质占有欲,专注于最热爱、最喜欢的事!这样的自律,于一个人而言,是新生,也是真正的自由。
断舍离,并不代表苦行,也不代表要扔掉一切。因为你仍然可以拥有自己认为值得的东西,只需舍弃无用的物品,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但并非不要生活品质。
断舍离的生活方式往往是知易而行难,毕竟大部分女性对于买买买有着天生的热情,尽管清楚商家的消费套路,也明白打折优惠的陷阱,依然飞蛾扑火一般乐此不疲。尤其拆快递时的满足感很容易让人沉溺,只有不断买,才能维持这种虚幻的快感。
断舍离最具挑战性的不是扔东西,不是收纳和整理,也不是不去购买;而是从心理上对认知、对选择、对价值观的梳理,从而达到现实生活中的精简。如果完不成,还是会被追求拥有的欲望和本能所裹挟,行为上和心理上的巨大惯性很容易让自己重新退回原点。
不要指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断舍离是持续不断感受生活的过程。它并没有一个终止的时间,而是持续的“吾日三省吾身”,是整体的内在和谐和外在的稳定一致。
从这个层面来说,断舍离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能够让人清晰地认识自己。对自己认识越是清楚的人,越能够自我主宰,朴素而简单地生活,就是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最幸福的事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