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寂静岭大火,却在中国遇冷,为什么恐怖类电子游戏在中国不火?

寂静岭大火,却在中国遇冷,为什么恐怖类电子游戏在中国不火?

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游戏市场也是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并且越来越好。国内像腾讯公司,就是凭借着游戏起家,现在已经成为了和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齐名的龙头企业了。由此可想游戏市场究竟有多庞大。

游戏并不是一个整体,也分很多类型,有现在最火的MOBA类游戏(王者荣耀),角色扮演类(仙剑奇侠传),卡牌类(阴阳师),益智休闲类(开心消消乐)等等,各种各样的游戏总会适合不同的人。但是,在中国以恐怖题材的游戏却没有,不仅中国本土没有,国外的经典恐怖游戏《生化危机》《寂静岭》等等,也接连在中国遇冷,中国是真的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游戏吗?今天,情报菌就以《寂静岭》为例,给大家分析一下。

《寂静岭》的诞生

1996年,以CAPCOM公司推出的《生化危机》为先导,迅速刮起了一阵以“三维生存冒险游戏”的风潮。到1999年,日本科乐美公司推出了同类型的游戏《寂静岭》,当时科乐美公司为了避免被指责抄袭,《寂静岭》采用了与《生化危机》不同的全三维场景,还将一部分游戏环境设置在了户外。

在传统的视觉文化中,即使是电视,电影这些流动的形式,除非是非常好的设定和环境,不然也很难让用户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游戏可以,游戏的基本特性就是—互性,在《寂静岭》中,游戏者的操作和推理可以直接影响剧情的发展和主人公的生死,在结合逼真的环境设定和细节刻画,就能给游戏者非常强烈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动态方面

《寂静岭》灵活的运用了电影技术中的镜头推拉,移动和切换来推动清洁,塑造人物,渲染气氛。就是一个游戏既有了电影场景的优势,又能让玩家自己亲身操作体验。在很多游戏者控制的情节更是如此。

镜头1:梅森打开铁门,走进了满是鲜血的小巷,镜头的视角就是梅森的视觉,仿佛是玩家亲身走进了小巷一样。

镜头2:梅森在小巷走动时,镜头视角从上至下,甚至还绕过了一个生锈的牌子,而镜头也跟着绕过去。

像这种场景非常多,每一个镜头都有着非常真实的感觉。

静态方面

《寂静岭》能在众多恐怖生存游戏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它每一个细节高度真实。它并没有和其他游戏,动漫或者电影一样,采用卡通风格,而是用了略显粗糙的写实风格,环境设定都是普通的小镇,人物一样大众化,作家哈利,女警察希比尔,上小学的巧儿等,这些人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平常人,也更一步让游戏环境接近真实。

游戏技巧和本质

技巧

游戏将《寂静岭》设定成浓雾与黑暗交替出现的地方,这步棋走得非常的对,当时PS的机能无法恰当地表现远处的景物,这也是一种优势。而浓雾与黑暗的处理,既避免了硬件加重负担,又能很好的渲染小镇的空寂,让人有着非常不安的情绪。对未知的探索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而在游戏中,也是借助了这一点来制造紧张恐怖的气氛。无论是游戏技巧而言还是艺术性而言,这都是一种独特的创造。

本质

从本质上看,《寂静岭》是偏向东方式的恐怖游戏。一般来说,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对恐怖的定义要更深入一些,主要就是靠给用户心理上制造出一些压抑的气氛,来制造恐怖的效果。而西方则是喜欢用强烈的视觉效果来刺激观众。

虽然说《寂静岭》是偏向东方式的恐怖,但是,还是结合了东西的特点,既有压抑的气氛,又有视觉的冲击,使这部游戏有了兼容的文化背景。一部优秀的视觉文化作品想要成功,除了迈开脚步创造出新的东西,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融合以前的东西。

为何中国玩家不买账?

按道理说,这款游戏的设定是按照东方的恐怖方式进行渲染,那为什么反而在中国遇冷了呢?其实,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受众面窄和没有成功的案例。

1.受众面窄

恐怖游戏最大的卖点就是游戏中那种紧张刺激的游戏体验,但视乎中国人并不好这一口。像中国恐怖小说,基本上只有《盗墓笔记》等寥寥几本书非常畅销,大多数都非常小众,而玄幻和言情等小说市场则一直是热门,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游戏。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国民度高一点的游戏。

2.没有案例

到现在为止,中国基本上没有一款非常成功的恐怖类型的游戏,这方面越是匮乏,越是没有人敢去尝试,毕竟连《生化危机》《寂静岭》这样的经典恐怖游戏都遇冷了,谁还愿意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去创造这种游戏呢?

这样看来,并不是没有多少人喜欢,而是没有好的恐怖游戏作品来适合中国玩家,希望在未来,能够有勇于尝试,精心研发的一款中国式恐怖游戏,让中国游戏玩家渐渐接受这种风格的游戏。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了,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985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