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鲁迅后人今何在?儿子做了大官,有一位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鲁迅后人今何在?儿子做了大官,有一位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引言

相较于鲁迅文化斗士的称呼,我更喜欢他20世界世界最伟大的文豪之一的身份,鲁迅先生学冠东西古今,阅世很深,又不似他人一样只是看透而已,鲁迅先生看的透世事又敢于点破世事,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更可嘉的是,鲁迅先生不仅有勇而且有谋,坚持斗争又善于自我保护,不干那些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最可贵的是鲁迅先生还有可爱的一面,字里行间里偶尔透露出来的小得意小俏皮又让人倍感亲切,当有人还在歌颂岁月静好麻痹众时,鲁迅先生偏偏要散播一些负能量,偏偏要把人们拉入现实中来警醒,正如先生自言就是要当一只嗡嗡叫的苍蝇,你再怎么讨厌我都偏要飞鸣。

睚眦必较的男人

鲁迅先生被某些人诋毁为睚眦必较之人,我看恰恰是鲁迅先生一较一个准而已,嚷着说别人不谅解自己的,怕是首先要自省才重要。无条件的让别人不宽恕自己是上帝才干的事。所以人重要的是自省,让别人看到诚意和功效才能决定会不会宽恕自己。

纵观鲁迅先生拿笔的初衷就是因为觉得那个时候人们的灵魂之伤比身体之疾更呀需要优先医疗。鲁迅先生也用自己一生的"睚眦必较"与那些歌颂岁月静好的空头文学家做着坚决的斗争。

而鲁迅的后人也很是理解鲁迅先生的做事原则,不拘泥与文学家的后代也一定要做文章的虚名。选择在更加适合自己的行业,继承先生的意志,为世人做贡献,发挥自己的力量度过自己或热烈或安稳的一生。

最宝贵的传承是心怀光明的直面生活

先生一生只有一个孩子叫周海婴,之所以取名叫"海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就是因为孩子是在上海出生的,出生地又有什么好纪念的呢,是因为周海婴出生的时候母亲许广平难产,幸好最后母子平安,所以在鲁迅看来孩子应该永远记住妈妈的恩情。

周海婴在这样的家庭里出生,又有这么一位爸爸,才能的培养和品性的形成自然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很不幸的是,鲁迅先生英年早逝,7岁的周海婴还来不及仔细接受爸爸在文学上的传承,可是在性格上却完整了继承了爸爸的敢爱敢恨敢说敢骂的性格。

先生过早的离开不仅是文学界的损失,更直接感受到损失的应该是先生的孩子周海婴,父亲的离开对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日子过的捉襟见肘,但是性格坚强的他并没有因此造成心灵的阴郁,他心怀光明直面生活,这大概就是父亲遗留给他最珍贵的遗产。

用镜头记录平凡

周海婴作为名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自带光环,但是他时刻牢记父亲的话,踏实做人,做有用的人,周海婴对科技很感兴趣,喜欢动手摆弄一些小玩意,他遵从本性,考入了北大物理系。后来进入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周海婴还很喜欢摄影,摄影在那个年代绝对是一个奢侈的爱好,很多的老百姓别说玩摄影,就是连相机都难得见几次,他第一部相机是一个朋友送的旧相机,后来母亲见他确实很喜欢就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节省了下来,给他买了一个自己的相机。

他对摄影的喜爱从一开始就没有停下来过,自从周海婴第一次拿起相机后一生用镜头记录了2万多张照片,在他的镜头多为抓拍,大部分是平民的视角。他说这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于平凡的大多数人更为关注,很在意见证真实,这一切无处没有父亲鲁迅的影子,始终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和对民众的关切,他的镜头横跨从旧社会到新中国的历史阶段,社会的众生相尽收眼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侄子是黄金配角

鲁迅的侄子许绍雄同样踏踏实实,不做空头演员,作为香港电视剧的黄金配角,谁能想到他是鲁迅的侄子呢。别人提起他的家世,许绍雄总是不愿意多讲,只是摆摆手说上几代人太厉害了,我是完全比不了的,何况我也就其中一支的亲戚而已。许绍雄演技稳定,工作踏实认真,要价不高,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找他合作。

结语

周海婴和妻子一生恩爱,家庭美满。四个孩子为人都很低调踏实,或从商或从艺或者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但无一例外的是,日子都过得踏实又充实,其实儿孙辈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可能也正是鲁迅所希望的,毕竟鲁迅从来关注的都是普通人的幸福,相信若鲁迅先生能看到自己的后辈们在新的时代,拥有着自己当年所希冀的那些平凡的幸福,泉下有知定会感到十分欣慰。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

《鲁迅传》

《中国新文化运动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24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