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能有今天,是无数的奉献者抛弃自己的生命,舍弃自己的家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换来了当今人们的幸福生活。过着这样幸福生活的我们,我们不会忘记为我们换来生活的那些英雄革命烈士。1927年到1929年这段时间中国各地爆发武装起义,革命根据地也是建立了一块又一块。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主力红军被称为红一军,自从成立,便投入根据地的战争,短短10个月,纵横驰骋山区。
那个时候,敌人正在进行疯狂的围剿和封锁,与敌人相比,红一军的武力武装实力以及装备都非常的落后。粮草也是不足。面对这样的困境,红军向百姓寻求帮助。百姓看到那些可怜的红军缺衣少粮,都会贡献自己的粮食和衣服。对于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来说,他们有组织纪律,从不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因此,向百姓寻求帮助之后,都会打下欠条,约定日后返还。
上个世纪30年代,这样的借条几乎是普遍平常,某某部队欠下某个老乡什么东西或多少钱等等,限定多少时间内偿还。老百姓对待人民军队是非常信任,当然人民军队也不负人民所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拖欠的欠条,一一收回,一一偿还。然而有些地方,因为是山区,路途遥远,欠条很容易被拖,未能及时兑换。在2015年,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拿出了一张1930年时人民军队所留下的欠条。欠条上的签名是红一军队长涂杏,借款的金额是400块大洋。欠条主人的落款是杨长营,欠条主人杨长营早已去世,现在持有人是杨长营的后代。
这张欠条被媒体报道出来,这位湖北老汉带着欠条,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经过鉴定,确认了这张欠条是1930年红一军向老百姓所打的欠条。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在1930年红英军参加平阳口战斗,在战斗结束之后,部队扩编人员增加,红军资金变得捉襟见肘。在经过上级同意之后,队长涂杏,找到了当地的杨长营,借款400块大洋,并留下了欠条。1930年年底的时候,400块大洋不是一笔小钱。经过金融专家研究,并表示,民国初年,银元的购买力很高,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的300~400元,但随着不断的贬值,在1930年前后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元,杨长营老爷爷,借给红军的400块大洋,折现相当于现在的10万元,即便到了今天400块大洋兑换成现在的钱也不是一笔小的数目。政府部门当然如数作出结算。
这张借条,代表着一段历史,也代表着广大人民对红军的支持,为公为国家为红军的革命作出的贡献得到了认可,时代不停的在变化,但是,时代永远存在人们的心里,不会忘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4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