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55㎡古典主义花园,北京城中,享受平民化的浪漫和自由

55㎡古典主义花园,北京城中,享受平民化的浪漫和自由

文、图:兔毛爹

北京城中的,平民化的浪漫与自由

一座,具有古典主义色彩的城市花园


在阔别了九年之后,他又重返了这座城市,并且,拥有了一座如此独特的,具有古典主义色彩的城市花园。


尽管它很小,但它毕竟在这座城市里一个带花园的家。


自述人丨兔毛爹

地区丨北京

面积丨55㎡


城市私家花园

永远保持好奇,永远拥有爱好


我曾经是:旅行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写作爱好者。

2008年至2017年,在“玩”过两次“造园”之后,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又成了园林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


我的理性告诉我:人不能有太多的爱好,否则,干什么都不专业,而我的感性告诉我:永远保持好奇,永远做一个“爱好”的爱好者,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2017年夏天,我家迁居,从里到外一片忙乱,新园在缓苗,我和兔毛娘无暇顾及,原以为当年不会有所收获。然而,不知从哪儿刮来一粒种子,未几,成秧,60日余,竟在秧下结了四个莫知其名的小瓜。


秋初一日,我和兔毛(我的女儿)兴高采烈地将这“四瓜”收了,继而,坐树下,吹笛、下棋、喝茶,聊天儿。在兔毛的提议下,为新花园起名“四瓜花园”。


寓意我家的新园:年年有今日,天上掉“四瓜”!



现代城市,寸土寸金。城中私家花园的面积全都非常局促,且物业制度严格,绝不允许私搭违建。至此,我过去在乡村积累的那些造园经验,就全都用不上了。


是故,我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寻找细线条、多变化、且更具现代感的新型材料,去打造一个兼具古典主义风格,又可与这栋相对简约的现代建筑相匹配的——城市花园。



此园虽小,却让我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因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要精心布局,每一株植物都要认真取舍。那么,我到底是怎样布局和取舍的呢?一切都要从我与这座花园初相见的,“相地”说起……


“相地”与“测量”

无论是自然风格的英式花园,还是现代风格的精致花园,其设计的第一步都要从“相地”开始。“相地”一词,出于《园冶》。指的是古人在建造宅邸之前,要踏勘园址,对未来的园林布局制定大致规划的重要过程。


使用者唯有认真地对自己未来的居住环境做过考察之后,才能对如何利用这块园地,给出客观评判。


然而,“相地”,绝对不是简单地在花园里走一走,或在花园周边转一转,以期对未来的花园有个大概的了解。


正确的方法是:在晴天的时候,找把椅子坐在花园里,认真地记录园中全天的日照分布,以确定哪里是向阳处,哪里是半阴处,以及哪里是全阴处。这样,才可以勘对设计中花园分区的合理性,准确地预留就餐区(应安置在无风处)、凉亭(应安置在全阳处)、犬舍(应安置在半阴的树下)等位置。



“相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确立未来花坛和花境的正确走向。


花坛和花境位置的确立和园中的光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房屋南侧的空间,适合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因而可以建造大型的花坛或花境。



而在阳光不能直射的围墙或格栅旁,则宜种植耐阴的常绿植物或在强光下较容易焦叶的植物(如“无尽夏”绣球等一晒就蔫儿的植物)。



浅色的物体可以反射光照,为植物提供足以保持光合作用的柔光,是故,将围墙或格栅刷成白色、浅灰色或淡黄色,是将“阴处”改造为“阳处”的巧妙选择。



花园立体感的塑造

关于如何巧妙地增加花园的使用面积,在经过了多次“相地”和与兔毛娘的反复磋商之后,我决定借鉴台地花园的设计方法,将种植区分为上、下两部分,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均衡的阶梯式花园。


一旦空间分配完毕,就应考虑空间内植物的结构了。


依据“近小远大”的花园透视原则,我在靠近客厅的下层花境中选种了三棵骨架植物,即:紫薇、丁香和木本绣球(一高两矮,形成一个稳定三角形),并在其之下,间种了花期不同的球根、薄荷、玫瑰、薰衣草、虞美人和天人菊等(其中很多是芳香植物)。


紫薇、丁香

木本绣球


上层花境地势较高,需仰视才见。所以我在配植上尽量选用了白、粉色系的花卉。


盛夏,当欧洲荚蒾展颜时,婉约的白色就成了整个花园的底色,任其它娇艳之花与之“碰撞”,从而形成:“冰与火”,“寂之艳”的反差撞色。


如此的有序搭配,符合视觉空间递进的原则,亦使整个花园的布局充满了我所满意的立体感。



用材与配色的艺术

在花坛边界的选材上,大花园中常用的厚重石材亦被我摒弃,转而选用了质地轻盈的耐候钢板。这种材料通常被用于现代简约风格的花园营造,但它一旦生锈,即可与我造花坛时选用的黄色板岩相契合,营造出一种颇具古典主义色彩的英式花园的氛围来。


在园路的铺装上,我也采用了以简约的现代花园汀步与传统的板岩石路相对接的方式,从而达到了,让到访者仿佛是从现实世界恍然回到曾经的那些古老而美好时光中去的效果。



从配植的角度讲,在小空间内种植爬藤植物是有效节省土地的好方法,而常绿植物或造型植物的运用则可能比大面积种花的效果更好。


我本人不是植物控,所以,并不在乎园中植物的品种和数量,然而,我认为:植物是为了烘托花园的气氛才被入选到花园里来的,所以,要特别注意是对其形态和色彩的把握。



小花园最大的缺点是不能进行色彩分区,所以,如果在小花园里使用的色彩过多,就可能会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尤其是在城市,过于艳丽的色彩,不免流俗,惹人“嫌弃”。


是故,为了协调新花园的色彩,我在配植的时候尽量选择了相对素雅的花灌木和丛生植物,如白色的欧洲荚蒾、紫薇等,以彰显我对于“白色花园”的情有独钟。



据说,古代的哲学家是借着月光在花园里思考的,而白色是在月光下唯一能被看到的颜色,所以,西方人,又把“白色花园”称作“哲学花园”。



我不是哲学家,也不经常借着月色在花园中思考,但我相信:白色,传递给人的一定是清新与舒畅的感受而它,赋予这小园的呢?偶尔,可能是哲学的气息,偶尔,也可能是平民化的浪漫与自由。


自从,爱上园艺以后,我忽然对这种平民化“浪漫”与“自由”产生了由衷的渴望。然而,它们却,一如,兔毛的“四瓜”和我的“爱好”般,全都是如此的可遇而不可求。



现在,我对自己的生活大抵满意,因为,在阔别了九年之后,我又重返了这座城市,并且,拥有了一座,如此独特的,具有古典主义色彩的城市花园。尽管,它,很小,很小,但它,毕竟是我在这座城市里的,第一个带花园的家。


现在,我就坐在自家的花园里,看着属于这座城市的:几百黄昏声称海,此刻红日可人心!


本文节选自花也61辑-花园GARDEN版块

文/图 · 兔毛爹


更多完整内容

详见第61辑《花也IFiori》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685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