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文坛上当人们谈起诗人徐志摩,就会想起他生命中出现的三个女人,一个是梦中情人林徽因、一个精神伴侣陆小曼、另一个是前妻张幼仪。今天我们要写的是张幼仪,一个徐志摩一生中最亏欠的女人。张幼仪,世人一提起她都难免对她表示同情,因为她和徐志摩的那一段失败的婚姻好似成为她生命中不能摆脱的烙印。但是实际上,她和徐志摩的婚姻只存在7年而已,其实后来的张幼仪真的是成为了她想要的模样,也算是华丽丽地“变身”了。
徐志摩只为遵从父母之命,她没有等到想要的爱情
1915年当时还在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张幼仪,被家里人接回嫁给江南富商之子徐志摩,红娘就是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在外人眼里,张家和徐家多么门当户对,这两人也是郎才女貌,真是天作之合。但徐志摩对此桩婚姻的态度却是“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恰恰相反,此时张幼仪十五岁,对于这桩婚姻,她内心是充满期待的。
结婚当天晚上,徐志摩对张幼仪也不理不睬,愣是错过一夜光阴。婚后张幼仪默默做着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儿媳分内的事,因为知道自己不被爱,所以她活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相夫教子,侍奉老人的传统思想在她心里根深蒂固。她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贤良淑德能够打动徐志摩,张幼仪是渴望爱与被爱的。
徐志摩为了离这桩“封建婚姻”远一些,于是跑到了北平上学,他给家里写家书倒是写得很勤,张幼仪每次听到徐志摩来信都会觉得欣喜若狂,但是这么多封家书中,却没有一个字数属于她的。
三年后,张幼仪和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出生,当儿子生了下来,徐志摩完成了传种接代的任务,他长舒了一口气,离家去美国求学了。在徐志摩眼里,这其实是一种逃离,他觉得能离张幼仪更远一点了,心中很是开心。
徐志摩先从美国,第二年到了英国留学。在剑桥,张幼仪的丈夫徐志摩认识了她的“情敌”林徽因。在徐志摩心中,张幼仪相比于林徽因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当张幼仪在家乡侍奉徐志摩的双亲与养育他的孩子时,徐志摩与林徽因在康桥上正进行一场康桥之恋呢!
离家追随丈夫,身孕在身被离婚
张幼仪的二哥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让他妹妹去找他,这样有利于夫妻之间的感情,徐志摩很不情愿,最终还是同意了。徐父徐母也认为自己儿子和儿媳这么的长期分居不是事,所以也很同意张幼仪去找徐志摩。
不久张幼仪又怀孕了,徐志摩命令其打掉,因为此刻徐志摩的心里此刻装的全是康桥的林徽因。即便张幼仪有孕在身已经两个月了,而且此时打胎危险,这丝毫也没能打动徐志摩那颗对其冰冷的心。徐志摩见张幼仪没同意,他愤然失踪了,留下了举头无亲的张幼仪一个人在国外。
在张幼仪生下次子彼得之后,徐志摩和她正式离婚,虽然徐志摩到医院看望了孩子,但是他对于这个自己的亲骨肉却丝毫不在意,也没问过他们娘俩怎么在这异国他乡活下去。
张幼仪在这里举目无亲,还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于是只好去投奔自己的二哥张君劢。不得不说这个张君劢对于张幼仪是极好的,曾经就是他不让张幼仪裹脚的。在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前夕,也是他支持张幼仪不打掉孩子,说孩子生下来他给养着。
离婚后的张幼仪,她深知这有自己强大,才有资格被爱。她重新振作起来,雇了保姆看孩子。自己开始学习德文,并进入当地一所学院专攻幼儿教育。
张幼仪好日子刚刚开始,在逐渐进入佳境时,三岁的儿子得了肠膜炎夭折了,绝望的张幼仪,她的心彻底破碎了。后来她又重新站起,在努力学习德语时,又将残破的心一点一点地粘起。
她修得了一口流利的德语,她的人生理念与德国人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相契合。她从此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己丢掉的尊严。
摒弃旧我,凤凰涅槃
张幼仪在1926年回国了,最初在上海东吴大学教授德语,后来因其兄的帮助在上海一家女子商业银行任副总裁,期间工作能力特别强悍,受得业界人士的好评与赞扬。后来她又成立了云裳服装公司,任总经理,她俨然是一个叱咤商界的女精英,她终于活出了一个自己想要的自己。
话说她的前夫徐志摩,此时正为着他的灵魂伴侣陆小曼,每月巨额的挥霍东奔西走兼职呢!因徐志摩在经济上经常捉襟见肘,张幼仪一直帮衬着,还一直时不时照顾着徐志摩父母。据说徐志摩的母亲去世时因徐志摩张罗不来,专门请张幼仪去料理的后事。
生命无常,后来徐志摩因去北京看林徽因的一场演讲,他所乘的飞机在济南上空失事了,年轻的徐志摩遇难。
他的现任妻子陆小曼慌了,拒绝去领其遗体,最终还是他的前妻张幼仪料理了他的后事,令人想不到的是,此后张幼仪还替徐志摩接济前夫的遗孀陆小曼,张幼仪把中国好前妻的角色给做绝了。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用来形容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特别恰当。纵观张幼仪的一生,是悲惨也是幸运的。晚年的时候,张幼仪说,在离婚一事上她要感谢徐志摩,是他的无情与决绝,成就了自己。张幼仪离婚后她用十二分的努力摒弃了旧我,与悲惨的命运告别,在她53岁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生中爱她的男人苏纪之。虽然她说自己感谢这一桩“包办婚姻”,但是实际上在这桩婚姻中,她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多了,但是“励志女王”张幼仪最后终于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