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心育儿说(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1553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小孩子的好奇心都是很重的,所以家长在带孩子逛超市的时候都是操碎了心。因为有些小孩子在好奇心的趋势下,总是喜欢去乱摸东西,见到可以吃的东西,就会放到嘴里尝一尝,这才是最让许多家长担忧的地方。
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樱桃的摊位面前,我正在和闺蜜聊天,可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工作人员大喊一声:“樱桃不可以尝,牌子上写得那么大的字,看不到啊!”
我和闺蜜反映了好一会才知道,原来工作人员说的就是我们,低头一看的时候,发现闺蜜的孩子手中攥着一个樱桃正塞到嘴里。
还没等我们开口道歉,工作人员又开口骂骂咧咧:“都写了不能吃,你们是不识字吗,孩子这么没素质,家长也不知道是怎么教的。”
从闺蜜的脸上,我可以看出她非常的恼火,但是下一秒闺蜜又压住怒火对工作人员说:“不好意思,是我的过错,我没有看住孩子,非常抱歉。小孩子看不懂字,所以他不知道这里的东西不可以随便吃,我回去就会教育他。为了向你赔礼道歉,我们买一些樱桃吧,这一颗樱桃就当是送我们的,可以吗?”
工作人员听到闺蜜的道歉,情绪也缓和了一些,于是给我们秤了一些樱桃,闺蜜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说:“宝宝超市里面的东西是不可以随便吃的,但如果想吃的话,你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可以拿钱给你买。可是你刚刚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随便动了东西,在这个时候你要说对不起哦。”
闺蜜的孩子也被工作人员的态度吓了一跳,躲在妈妈的身后小声说了一句对不起。而工作人员听了之后也乐呵呵地说:“没关系,小孩子不懂而已。”
相信很多家长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孩子偷偷拿东西,可这究竟是什么心理在作祟呢,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要如何去做呢?
孩子偷偷拿东西时哪些心理在作祟,家长又该怎么做呢?
1、寻求关注,家长多陪伴
孩子偷偷拿东西是一种寻求关注的表现。因为在家庭中父母的工作都很繁忙,对孩子的关注太少。而孩子为了博得父母的关注,自然会去拿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虽然孩子偷偷拿东西是不对,但是如果孩子是因为寻求关注的话,那么家长就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平日里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去对孩子进行打骂,应该多一些对孩子的陪伴,这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
小偷家族剧照
2、占有欲,不要上升至道德
通常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占有欲就会出现。他们总是喜欢将别人的东西去为己有,而且在他们思维意识中认为只要我喜欢,那这个东西就是我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占有欲的问题而喜欢偷偷拿东西的话,那么加上就需要知道,千万不要将这个问题放大,更不要将孩子的行为上升之道德。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中产生占有欲是很正常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让孩子将东西还给对方并向对方道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否定孩子的道德品质。
3、发泄不满,教会孩子同情心
有些时候孩子通常拿东西,很可能是和对方产生了争执,因为心中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所以才会通过偷拿对方东西的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虽然孩子偷拿东西并不是一件好的行为,但是家长千万不可以因此去责骂孩子。我们只需要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和这种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方式是不正确的。而且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教会孩子拥有同情心,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孩子才会真正的纠正自己,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小孩子偷拿东西的行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不去对孩子进行教育,应该引导孩子,才可以让孩子真正的改变。
那么你家小孩子是否存在偷偷拿东西的行为呢?你是如何去教育孩子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中分享你的做法。
我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如果您对“育儿知识”感兴趣,请关注我@小心育儿说 会持续为大家提供这些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