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照顾87岁失能老人15年,终于明白,越孝顺的孩子越不招人爱的原因

照顾87岁失能老人15年,终于明白,越孝顺的孩子越不招人爱的原因

父母从小就教导孩子:一定要知恩图报,日后要孝顺父母,传承赡养终老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有些家庭的孩子,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就顾不及来照顾家里的父母,容易对老人家忽视,有部分深明大义的父母会选择谅解。

但是,有些家庭的孩子,即使成家后,都会尽心尽力去照顾父母,报答恩情,他们的付出却被无视,甚至被人诟病,两者差别之大,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诉人:刘阿姨 65岁

我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60岁的妹妹,一个58岁的弟弟。

那个年代的家庭都很穷,孩子能有饱饭吃就很不错了,如果有书读,更是幸福的事。我家生活困难,到我8岁那年才被送去读书,自从妹妹出生后,因为没钱交学费,断断续续读了2年。

弟弟出生后,父母再也不帮我交学费了,让我辍学回家干农活,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弟弟妹妹。

我和弟弟妹妹年纪相差大,有代沟,两个小鬼经常联合起来欺负我,捉弄我。有时候偷吃了锅里的饭菜,父母怪责时,弟弟妹妹把矛头指向我,害得我被爸爸痛揍了一顿。

童年时期,挨打,挨骂的人总是我,弟弟妹妹机灵,讨得父母欢心,有好吃的都先让给他们。我是长女,也想得明白,不去怪责他们。

在我20岁那年,父母就帮我撮合了一段姻缘,我结婚后,也不忘惦记家里的事。我帮人种田,老公做泥水工,赚得不多,但我定期偷偷往娘家寄钱去,帮轻父母的忙,供弟弟妹妹读书。

后来,弟弟结婚,父母问我能拿多少钱出来给弟弟买房,我手头积蓄不多,只有10万,我不敢问老公拿,生怕挨骂。我拿了8万回娘家,结果父母不满意,说我是大姐,一定要多给一点。我只好把剩下的2万都拿出来,自己穷得一文不剩。

父母有小病小痛时,都会喊我回家瞧瞧,有时候我做农活走不开,让弟弟妹妹先去看看,结果被父母骂我没良心,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不管娘家的死活。无奈,我还是抽身去家里看他们,还买了不少猪肉、水果给他们补身子。

虽然我们三姐弟都结婚成家了,但是只有我是时刻想着父母的,有好吃的都会往家里带,反而弟弟结婚后,就跟儿媳妇搬到城里住,妹妹嫁到不远处,但她说自己家事繁多,总不能抽身回家看父母。对此,父母没有埋怨,说弟弟妹妹年纪小,不容易,我作为长女,应该要承担起责任来。

不久后,我老父亲去世,留下老母亲孤身一人。

有次夜里,她不小心摔倒,大腿骨折,我连夜赶回家送她去医院治疗。白天,我打电话喊弟弟妹妹回来,我们围在母亲病床前商量照顾她的事,弟弟妹妹扔下1万元,就谎称有事做赶紧跑了。无奈,我回家收拾好包袱,来到医院全程照顾母亲。

有我在身边照顾,就不用请护工。我每天帮老母亲洗澡,换衣服,拿药拿饭,忙到不停。有时候半夜她要上厕所,我一个人抱不动她,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她挪到厕所里,老母亲脾气火爆,还骂我磕碰到她,挨骂是经常的事。

在母亲住院的106天里,都是我在照顾,而弟弟和妹妹只来过3天,逗留不到半小时就走。

更气人的是,老母亲逢人就说自己的儿子和小女儿好,有出息,到城里买房赚大钱,小女儿和女婿也有本事。但对于在她身边没日没夜照顾的我,却只字不提,动不动就骂我粗心,怪我喂药还把她呛到。

在老母亲72岁那年,她还不服老,居然爬上果树砍树枝,结果被摔下来,旧患复发,新旧伤加起来真要命,自此以后,老母亲卧床不起。

她知道自己的情况不妙,怕记性不好,还专门喊来弟弟妹妹,把所有积蓄都分给了两人,让他们保管,到需要用钱时,再拿出来。这件事,我完全不知情。

老母亲卧床不起时,也是我来照顾。那年我已经有了孙子,不能全日照顾她,但老母亲常常埋怨我没良心,养了白眼狼,说得我也心烦。最后我让老伴照顾孙子,我白天去照顾老母亲,晚上让弟弟来照顾。

但弟弟试过一晚通宵陪伴后,受不了苦,哭着对老母亲说自己高血压犯了,再熬夜就麻烦大了。一听把老母亲吓坏了,赶紧喊他回去休息,让我来照顾。

解决了照顾她的事,轮到费用的问题。

老母亲的伙食、换药、生活用品,通通都要花钱,我退休了,没收入,还有一个家庭要照顾,总不能由我掏钱吧。我问她积蓄有多少,拿出来用,老母亲犯了老糊涂,一听到钱的事气炸了,她提防着我,说:怎么,想私吞我的积蓄吗?都说你没良心,原来就是看上我的钱。

她打死也不愿意拿钱出来,也不会承认把所有钱都给了弟弟妹妹的事实。后来,也是妹妹说漏了风声,我才知道整件事。

老母亲虽然卧床不起,但是她中气十足,胃口好,我照顾她足足有15年了,我也从50岁到65岁,整整15年都在她身边伺候,风雨不改,期间还受到不少气,听过不少晦气话,我都忍受下来,默默做着子女应该做的事。

这期间,弟弟妹妹没有尽到应有的本分,能逃避就逃避,我作为长女,承担起大部分的责任。但老母亲还口口声声说弟弟妹妹孝顺,却怎么看我都不顺眼。

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越孝顺,越是不受父母喜欢,挑的毛病越多。相信很多人会跟我有同感,后来,细想一下,我才悟出了几点原因:

一、远的香,近的臭

俗话说:远的香近的臭,说的就是这个理。

我长期在身边照顾老母亲,相处之下,矛盾就会多,争吵不断,老母亲就认为我逆她的意,看我不顺眼。而弟弟妹妹跟她的接触少,每次回家都会甜言蜜语,把老人家哄得很开心。对比之下,就会觉得我远不如弟弟妹妹贴心。

老母亲看到弟弟妹妹偶尔回来一次看望她,就会觉得很稀罕,会更加珍惜。而她跟我日夜相对,只有摩擦不断,争吵不止,当然觉得弟弟妹妹好。

二、不知足的心理

每个人都有这一点,别人越是对自己好,就越不知足。想要从对方获得到更多,一旦对方对自己有一点不好,就会使劲埋怨对方。

还有一点,就是习惯成自然。我对老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她就认定了我是应分的,稍有做得不好,就会鸡蛋里挑骨头。反而不孝顺的孩子,他们偶尔对父母好一点,父母就会记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孝心,自然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三、越不孝顺的越挂心

之所以说不孝顺,是因为有些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接触,见面机会少,也不履行赡养义务。那么,越是不掌握的事情,越是牵动人心,父母长时间不能见孩子,自然就多了一份忧心,很想知道他们最近如何了,过得好不好,而不是怪责他们没孝心。相反,没日没夜在父母身边悠转的孩子,父母对他们的动态清楚,自然就会放心。

说了这么多,我作为子女,也不会怪责父母的不是,毕竟,没有父母,就没有我。

做人始终要对得住天地良心,父母把孩子养育成人,很不容易,到了孩子长大后,也应该做好赡养老人的责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这是做人的根本。

我希望,很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不要把赡养父母的责任都抛给一个人负责,父母是大家的,而不是某个人的,做子女的不要因为金钱、利益等问题而把父母的恩情抛诸脑后,翻脸不认人,能支撑我们信念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别等失去了才来后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22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