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高三班主任搬进教室办公,是暖心陪伴,还是让学生更焦虑

高三班主任搬进教室办公,是暖心陪伴,还是让学生更焦虑


淮安一位高三班主任周老师,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

她将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教室,每天除了去上课,其它时间她就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批改作业、备课、时刻监督学生们的情况。从3月末开始,目前已经持续了60多天。


周老师说,这样是为了学生能更高效的学习,自己也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去陪伴学生,希望他们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当下就吃了一惊,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会不会很压抑。不可否认,周老师真的是一个敬业、负责任的好老师,但我确实不赞同她的这种做法。

不赞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们在被监督的情况下是否能考出好成绩。

高三的孩子们已经十七八岁了,就算自制力差一点,在高考最后冲刺阶段也知道尽力而为。

我也读过高三,除非对上大学不抱希望的同学,大部分人都是没日没夜的学习。上课时间自然不必说,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有的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有的坐在楼道里做题。有的四五点就起床去早读,有的学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一两点才睡觉。


记得以前读高三时,即使课间十分钟,教室里也很安静。除了去厕所的,大部分同学都坐在课桌前学习。

周老师把办公桌搬到教室里,明显的是不信任孩子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可是周老师把孩子们的身体看住了,心她能给看住吗?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想要考好成绩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你不去督促他也会努力。


周老师全天盯着学生们,虽然很辛苦、很勤奋,感动了很多家长、同行老师、学生、自己,但对于快成年的高三孩子来说,未必有多大作用。

2、孩子们在压抑环境下,心态不稳定影响高考。

高三的学习本来就是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孩子们够焦虑、压抑的了。越是临近高考,孩子们越是紧张,担心自己没有掌握好知识,担心考的题目,担心自己发挥不好等等。


周老师在教室盯着会让孩子们压力更大,更加的焦虑。在这种环境下学习难以静下心来,不见得就有利于学习。

另外,高考是对孩子们十几年学习成果积累的一个检验,不是两三个月就能完全掌握的。

到了高考前最后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最重要的不是去疯狂的、压抑的去学,而是放慢脚步、调整心态,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面对高考。

从长远来看,被老师监督被动学习,会使孩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时刻被监督的过程中,失去学习热情,敲一下走一圈,不敲打就啥也干不了。以后上大学、工作,一旦没有人监督,难以想象他们是否会迷失方向。


3、任何人都不喜欢被“监视”,包括代课老师。

周老师在教室办公,不仅仅盯住了学生,也监督了其他代课老师。让其他老师感觉不被信任、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习效果。


如果校长或者教育局领导为了抓升学率,也派人在周老师工作时在旁边监督,周老师肯定也不自在。放在我们普通家长身上想想,如果你工作时,你老板就在旁边看着,你会舒服吗

其它代课老师也是一样的,有这么一位特殊学生在下面,虽然不能说什么,毕竟周老师也是为了学生,但心里肯定也是不乐意的。

4、影响周老师的备考效率。

周老师作为班主任,既要给学生们上课,还要盯着学生们的情况、管理班级,调节其他任课老师的工作进程,身体、心理都会很疲惫。长期在教室里,心情得不到疏解,在这种情况备课效率肯定不如在办公室好。


比起每天在教室盯着学生们,周老师不如想办法教会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调动孩子学习和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总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教育。我相信,在短期内周老师的这种在做法是有效果的。但从长期来看,周老师行为虽然可敬,却不值得提倡,不建议其他老师效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60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