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心怀梦想,用心追逐,一路上磕磕碰碰,也许离目标依然有距离,但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有的人安于平淡,认为天空就留给雄鹰去飞,大海就留给弄潮儿去挑战,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自己满足于一日、两人、三餐、四季,这也没什么不好。
最怕的是,想要到登高却从不迈步,想要收获却连播种都懒得伸手。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仿佛全天下的智囊团加起来都不如他,但从不付诸行动,最后有人成功了,他酸酸地说:
有什么了不起,当初我早就想到!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
兴致勃勃地想要做一件事,却虎头蛇尾无疾而终,最后同时出发的人到达了目的地,他说是因为别人运气好。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
明明想要获得赏识,却装作一副不屑的样子,被边缘化后,又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其实,绝大部分的“怀才不遇”,不过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前些天,微信上一个写作体验营的学员跟我打招呼。这还是他购买了正式训练营课程后第一次和我联系。
我问他:这段时间学习感觉怎么样?
哪知他回复说,没有学。
我为他为什么,他说是因为没有电脑。
我告诉他,课程是手机客户端也可以学习的,他又说自己每天上班很累,没时间。
我又告诉他我自己每天也上班,也带孩子,现在在一边听网课一边回复他的信息。
结果他再次给我的回复,让我彻底无语。他说:
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功,自己就可以学的。
里面有一些课程,只是教教写作变现的方法而已,大部分人通过课程是没有多少成就的,少部分人的成功是站在大部分人的肩膀上的。
他的原文有点长,我稍微捋了一下,勉强理通顺。
他的意思大概是:
课程里的道理他都懂,只要掌握了基本功自己就能学会。而学会了也不一定有用。
我本想问他,我们的课程里有写作的基础训练,你都没参加,又怎么掌握的基本功?
我本想问他,你连课都没听过,又怎知学完过后无用?
我也本想告诉他,在这位老师的训练营里,认真参加过训练的学员,都通过一条相似的路径,和文字结下了快乐的缘分。
最终,我还是默默地关掉了聊天窗。
我无法说服一个不愿意学习的人去听课,就像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而最好笑的是,这个人还梦想着成为大文豪,名利双收的那种。
其实,不行动的人总有无数个借口,而行动的人只有一个理由,那就他知道唯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前些日子认识一位阿姨,已经年近60,同时报了两门网课,一门写作,一门有声主播。
到了她这个年纪,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已经退化,再加上身体状况不太好,所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她仍然每天坚持听课和打卡,遇到不懂的就到处问。
按理说,她其实比很多人更容易放弃:年纪大,记忆力不好,身体不好,电脑操作也不熟练......但她没有。
但是她咬牙坚持着。为了年轻时的梦想,也为了往后余生不留遗憾。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女孩的故事——
一个叫孙玲的女孩,她出生于湖南的农村家庭,没考上大学,曾经在深圳工厂的流水线上打工,闭塞到连怎么坐公交车都不懂,最后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坐到了谷歌纽约的办公室,在异国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她能够实现阶层的跨越,靠的当然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突然冒出来一个“干爹”,她靠的是超强的行动力,是强烈的自我提升和作出改变的欲望。
她只是一门心思去追逐自己想要的,至于结果,在努力的尽头等她。
我也曾经有机会去实现更多的可能,可是瞻前顾后,从头到尾都没有迈出第一步。
我在一位前辈面前表达我的遗憾,前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想太多的人,往往都走不远。
我想,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是应该学会抛开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俞敏洪说: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列上诸多借口。
生活中,其实大多数人的天赋条件都差不多,但为什么同时毕业,一起租房子、一起挤公交的人,几年过后会拉开差距?
差别只是在,你有没有把你的想法付诸行动。
成功有时候,是需要那么一股冲劲的。
想想我们周围,能够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的,都是敢于试错的勇者。
很喜欢汪国真的这句诗: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愿我们都能够在前行的路上,披荆斩棘,义无反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琴子,是个真实而俗气的姑娘。会自卑,会愤怒,会困扰。贪酒好色,相信努力,相信——
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