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77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河北和山东等地,侵占整个华北地区,为了便于统治庞大的华北平原。成立了华北地区的汉奸政权,并建立了一支伪军,即华北治安军。为了体现自己的独立性,这支汉奸队伍给自己整了一套意大利式的小翻领军装,当然他们的战斗力和意大利一样弱鸡。
华北治安军的意大利式军服,战斗力和意大利一样弱鸡
华北治安军
日军占领河北省后,在1937年12月14日在北平成立以王克敏为首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齐燮元任治安部总长。日军占领华北大部分区域。为了将有限的兵力投放到南方的战场,日本占领军在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架构下设立中国人组成的亲日武装,以弥补日军数量的不足。
早期汉奸队伍,军官是日式,士兵还是国军军装
1940年1月14日,华北治安军在北平正式成立,司令齐燮元,其部队主要指挥人员出自日本人控制的通县陆军军官学校,又称“清河军校”。总计招生7期,毕业5期,6年内总计为华北治安军输送排长等初级军官2850名。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军官都是当时华北地区的高中文凭、文化素质高的年轻人。
齐燮元,身着西式军服
兵员则来自原华北剿共军以及在日军占领区招募人员。全军编制3个集团15000余人,每个集团下辖两至三个团。际人数5000余人。值得注意的是,这支部队并没有使用投降的国军士兵,全部自行招募。
治安军进行演习
治安军进行演习
标新立异的小翻领军装
华北治安军的准备并不好,顶多算是一支警察部队。但是他们的军装却挺亮眼。其设计者来自其总司令齐燮元。他让其在意大利军校留学的儿子齐鸿迈给他寄回来几套意大利的军官和士兵的军服,又结合中国人的体型和日式军服等,设计了一套标新立异的伪军制式军装。从1939年到1943年,华北治安军就一直穿着这套小翻领,打领带的西式军服。
华北治安军和日军的合影
可以比较意大利军装和德军军装的不同。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投敌当了大汉奸之后,在南京设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根据和日本人签订的条约,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名义上归属汪精卫政府管辖。华北治安军声称自己负责华北地区的治安,但是军队实权掌握在各级日军顾问手中。
华北治安军军官的照片
治安军初期负责河北以及山东北部的治安维持工作,1940年底扩军至5万余人后,开始全部配合日军发动对中国各敌后区域的扫荡作战。到1942年,华北治安军一度发展到12个集团,9万余战斗人员,战斗区域也扩大至包括山西、山东南部的全部华北地区。
华北沦陷区的女警
这也是我们在很多电视和电影中看到的那支汉奸队伍。1943年,华北治安军被改称为华北绥靖军。根据对南京的汪精卫的统一,华北治安军的军装又改回了和南京伪军一样的军装。又成了国军样式的立领军装。
黄渤演的电视剧《民兵葛二蛋》中的高虎演的华北治安军军官,刚开始穿着小翻领式的军装,后来改回原来国军式的军服。这在抗日剧中还原还是比较好的。
我们很多电视剧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电视或者电影中,都以为国军改成了美式的翻领,盖帽形式的军装。其实当时的国军军服更倾向于德式和美式的结合。依旧是立领军服。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军服,依旧是立领
国军高级将领的军服,除了海军外都是立领
《亮剑》中抗战后的楚云飞照着镜子说:“我就是喜欢这美式军服的小翻领”。其实是不严谨的,当时国军的军装没有小翻领。直到败退到台湾60年代后才出现这种小翻领模式。而我们的华北治安军有幸成为第一支穿着“欧式”小翻领的军队,当然他们是一只汉奸队伍。
楚云飞的军服是错误的,历史上不存在这种军服。
1943年,杜锡钧接替齐燮元任总司令,1945年2月,门致中接任总司令。抗战胜利时,华北治安军共编有13个集团,兵力5.5万人。这支汉奸队伍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