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差别巨大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差别巨大

#育儿专家说#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美国的小学老师已经制定出来的专门的"话术表",当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就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替换表扬。

1、 虽然很难但是你没有放弃

当孩子完成了一件对他来说非常艰难的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保持一颗永不言弃的心

2、 你这个方法非常新颖

天马行空的想象就是孩子的优势,父母应该保护孩子的这份创新力而不是扼杀

3、 你很努力

当孩子给你看他的劳动成果的时候,除了要对成果的认可还要对孩子努力的认可

4、 我很高兴你可以重视别人的意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时候别人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5、 你可以这样选择,非常好!

如果孩子可以非常出色的完成一件事情,有的时候是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表扬选择其实就是表扬聪明,但是效果不一样。

3-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家长平时都忙于工作,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孩子落后同龄孩子一大截。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3-6岁这个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母婴好物推荐#

好习惯培养绘本《儿童习惯培养和情绪管理》专门为培养儿童情商而设计的绘本,绘本里的故事与儿童的情绪和习惯密切相关,故事内容不仅生动有趣,而且配合插图更容易让儿童理解故事的道理。

父母可以把绘本当做培养孩子习惯和性格的工具书,睡觉前讲给孩子听。

绘本不仅包含儿童情商启蒙,还包括行为习惯的养成。内容都是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小故事,简单而且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可以从故事中学会如何与小朋友们相处,在社交中遇到了问题该如何去解决。

李玫瑾教授说过:“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不能缺席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错过了就算付出十倍的努力也是弥补不回来的”。

相信为人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就需要家长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让孩子走在同龄人前面。

全10册儿童情绪管理绘本妈妈我能行双语0-1-2-4-5-7-8岁早教启蒙
¥69.9
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817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