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一句话:“展颜消宿怨,一笑泯恩仇。”
少不更事时,我们也许认为这就是江湖的写照,快意恩仇,大情大性。但长大后,我们经历世事饱尝冷暖,方才明白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用“没关系”一句带过。
那伤害就像长刺梗在喉际,扎在心里,是一生都无法回避的痛。
01·
《长大》里有句台词:
“不是所有错误都能被原谅,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原谅你。”
岳云鹏曾在央视采访中,讲了一个故事:
他15岁做服务员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写错了啤酒的单据,顾客很生气。虽然岳云鹏说尽了好话,一直道歉,并承诺赔钱给他,但那位顾客还是不依不饶,在酒店的大堂里纠缠、辱骂他长达三个小时,周围没有一个人来阻拦。
说着说着,他委屈地哭了。
主持人问他,那你现在是不是已经原谅他了?
岳云鹏顿了一下说:没有,我知道在这个春晚的节目里我应该说我放下了,我应该说我感谢他伤害我,这样我才有今天。但我要说没有,我永远都记得他们对我做的事情,我还是恨他,我特别恨他,凭什么?
是啊,凭什么呢?凭什么要他去感谢那些不堪回首的伤害呢?
有些事情就是不值得原谅,这和一个人的大度善良没有关系,因为这些伤害,突破了可以原谅的底线。
人们常以“以德报怨”劝导他人,却忘了夫子的原句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孔子告诉弟子,最好的回应应该是:“以直报怨。”
东汉赵憙,他的堂兄被人杀死,堂兄大他许多岁,膝下并无子嗣。那时赵憙年仅十五岁,立誓发愿为兄报仇,日夜操练兵器,结交宾客,待时机成熟抄家伙赶去复仇。但仇家当时正生重病,并无招架之力,他见此景说道:“你们如果病好了,可千万要远远避开我。”
仇人捡了一条命暗暗窃喜,病愈后竟去负荆请罪,认为赵憙定能原谅。赵憙却并未露面,夜里他潜入仇人家中将其手刃,后将自己复仇之事公布于众,只求还兄长一个公道。
《道德经》有言:“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人终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凭什么认为自己轻飘飘的一句道歉,可以弥补别人心上的血洞?
伤疤尚未愈合,要人如何原谅?
02·
前几天,北京朝阳医院遇袭医生陶勇,在出院后首次接受视频对谈。
他告诉记者,一直相信医生与患者之间是战友关系,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信任的。
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这些年来他为艾滋病人治眼病、给病人垫钱、赌上大好前程也要帮王阿婆做手术,就为了想帮她完成亲手做寿衣的心愿,他说这不仅救了阿婆,也拯救了自己的心。
这样一位无私尽责的好医生,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会面临病人的屠刀。1月20日,陶勇正在出诊,一个手持菜刀的男人冲进诊室,连砍他数刀,幸有同事与患者舍命为他挡刀,他才捡回了一条命。
他回忆起那个袭击他的病人,说:“当时如果不是我给他治,他的眼睛去90%的医院都是要放弃掉的。治好了,保住了眼睛,有一定的视力后,他就来杀你了。”
病人的不宽容,导致了他付出近乎生命的代价。
陶勇自认为是个勇敢的医生,但在面对如此不信任的人心底下,他也经常胆怯,他对记者说“这些年,我变得更加胆小了。”
主持人问他,当你亲手诊治的病人,因为可以恢复一点视力,就拿着菜刀来到你面前时,这种荒谬不会有一种颠覆感吗?
陶勇的回答简单,却坚定:面对、解决、放下。
从医二十年,他治过的病人无数,他对医学的看法在也在随时间改变。由最开始的“头疼医头”,像匠人一样治病,到研发新医疗手段,成为解决疑难问题的创新者,再到如今将医学视为信仰,在看病的过程中理解众生疾苦,思考人性善恶。
“破眼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他经历生死后的感悟。
他看开放下,不是原谅了伤他的凶手。他曾对北青报记者说:“主张严惩凶手,不把自己埋在仇恨之中,不代表我可以宽容他、可以谅解他。否则这也是对其他医务工作者的道德绑架。”
生死一瞬、刺骨之痛不会被时间抚慰,叫人如何能忘?
救死扶伤却换来恶果,以直报怨的最好方式,便是用法律去制裁,才能避免今后的伤害。
有人说:“宽恕是种美德,但这种美德不应滥用,否则就是对坏人的鼓励,对好人的羞辱。”
有良知,更有底线,这样的善良才有意义。
03·
《琅琊榜》中,赤焰军少帅林殊,母亲贵为长公主,父亲曾为皇帝伴读,又有千里勤王之功,受封赤焰军主帅。林殊少年时恣意飞扬,文武双全,众人皆称他是金陵城里最明亮的少年。
世事难料帝心如渊,他十九岁那年,赤焰军遭奸臣陷害,七万忠魂身死梅岭。痛失双亲、身中剧毒,他万般无奈以年寿作赌,改了容颜换了身份重返皇城。十年周谋,终促成贤王为储、众臣鸣冤的局面。
当他再次直视那个听信谗言、剿灭忠臣的皇帝时,皇帝怕了,下跪向他忏悔:
“你要相信,朕是受了小人的蒙骗!林燮辅佐朕十年,你母亲晋阳更是朕的亲妹妹!你小的时候,朕抱过你,带你骑过马,陪着你放过风筝,你记……记得吗?”
一时间,童年的美好和数载的煎熬在心中激荡,他不可能不触动追忆,却决不可能犹豫心软。
《人间失格》中有句话:“仅一夜之间,我心竟判若两人。”
曾经,他林殊这双手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但梅岭一役之后,他只能拖着一身病骨,在阴诡地狱里搅弄风云。
一夜之间,天悬地隔,失去了一切,煎熬了十年。
如果他此刻因心软擅自原谅了仇人,试问:
失去的至亲好友何辜?
枉死的忠臣名将何辜?
惨死异乡的七万忠魂何辜?
最后,林殊头也没回地走出了大殿,十年恩怨,至此终年,史书工笔,自有公论。
就像《甄嬛传》中,安陵容临死之前向甄嬛道歉,她说:“姐姐,反正你我是一辈子的仇人了。”
可甄嬛却回她:“仇人?我不会恨你,也不想原谅你,因为太不值了。”
是啊,太不值了。
往我心上插刀的是你,努力挣扎活下去的人是我自己,我凭什么原谅你?
如果哪天我不再计较了,不是原谅你,我只是放过了自己。因为我不能永远在心里养一条蛇,不能让自己夜夜起身的灵魂花园里布满荆刺蒺藜。
04·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会原谅校园暴力的人吗?
一个高赞回答是:
世界上最可恨的事情之一就是,被害者一生都活在阴影里面受折磨,施暴者却成了没事人。
你能想象哪天再见,他怀着歉意回忆往事吗?带着一丝不好意思?
你想说的是,我恨不得一刀捅死你,而他想的是,以前真是年少不懂事。
这件事对你们各自的影响,差了几百倍。
所以,选择原谅的人将往事揭过重来,是善良与勇气;不原谅的人难以抒怀,也并非睚眦必报、心胸狭窄。
生活本就是笔糊涂账,能算清的只是自己这一辈子的善恶果报,悲欢得失。
曾听一言:流年不解人喜忧,何事秋来自烦愁。
未历他人苦,莫劝人大度,若哪天他能释怀,我们理应尊重与祝福。
作者:洛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