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请将不懂礼貌的孩子撵出去",对待虚荣的孩子,有时就这么简单

"请将不懂礼貌的孩子撵出去",对待虚荣的孩子,有时就这么简单

任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长大,并且获得优良的品格,获得人们的肯定。而家长们也知道,虚荣这种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比较不好的,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等等,是阻碍孩子良性成长的绊脚石。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虚荣心理所左右,那么很容易让孩子的三观产生缺陷。

伯格森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简单的说,虚荣是一种让孩子很容易犯错的心理,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避免孩子产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如果孩子产生了这样的心理,家长也需要及时的进行干预和纠正。

盖达尔撵女儿

比较关注孩子的人,应该对盖达尔有一定的了解吧,他是著名的熟练儿童文学家,经常会进行一些关于孩子的活动。某天,盖达尔带着自己五岁的小女儿,参加了一个儿童活动,盖达尔的任务就是在礼堂中为孩子们讲自己的一个童话故事。

盖达尔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十分的声行并茂,力求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视听环境,但是就在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倾听盖达尔讲故事的时候,礼堂中却时不时的会传出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原来是盖达尔仅有五岁的女儿,有意无意的在礼堂中四处走动,并且制造出一些声音,当大家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之后,盖达尔的女儿就说:"我可是盖达尔的女儿哟,看我多么的了不起,你们都是在听我爸爸讲故事呢!",在说话的时候,盖达尔的女儿还是一副十分神气的表情。不仅如此,盖达尔的女儿在说话的时候为了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甚至还特意大声的跺脚,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

本来,盖达尔在台上讲故事的时候也是注意力十分集中的,直到盖达尔看到自己的女儿竟然在礼堂里面做出了如此失礼的行为,这让盖达尔十分的生气。其实,盖达尔之所以生气,并不仅仅是因为盖达尔的女儿干扰了自己的讲述,更是因为女儿的这种虚荣行为。于是,盖达尔在女儿展现出无礼行为之后,就马上终止了自己的演讲,并且将自己的声音提高,厉声呵斥道:

"请你们将这个不懂得礼仪、不知道秩序为何物的孩子撵出去,因为她现在的行为已经妨碍了大家安静的听故事!"

而盖达尔的女儿听到自己引以为傲的爸爸竟然会在大家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显得非常的不高兴,以至于盖达尔的女儿当场就哭了起来,当盖达尔的女儿看到工作人员真的来将她请出场的时候,还妄图使用"撒野"的行为来驻留,但是很明显盖达尔的态度很坚决,而工作人员也只能非常强硬的将盖达尔的女儿带出了礼堂,安置在礼堂旁边的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内。遭受冷落的女儿,这时候也只能为自己的行为而懊恼,不断的小声哭泣着。

当盖达尔的演讲结束之后,台下的孩子以及家长们都给盖达尔报以热烈的掌声,不但感谢盖达尔精彩的故事讲述,更是感谢盖达尔给他们上了十分深刻的一课,让他们知道,虚荣的心理是不对的,是会遭到人们的厌烦的,并且虚荣的人是不会得到自己预想中的效果的。

而盖达尔撵女儿的这种行为,其实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情况。盖达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视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当孩子展现出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时,盖达尔总是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给予适当的干预,从而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

虚荣心是可以有一点点的

看过盖达尔撵女儿这个故事之后,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产生虚荣心,是一件十分不对的事情,所以要将孩子的虚荣心完全打消,这样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严格来说,孩子拥有虚荣心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虚荣心也是一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种心理,只有虚荣心的产生,孩子才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人格成长,当一个孩子完全没有虚荣心的时候,其本身的人格也会受到影响,极有可能会变得不完全。所以,孩子有一点点的虚荣心,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利的,家长无须干预。

但是,家长们可能要说了,这不是矛盾吗?开篇说虚荣心不好,现在又说虚荣心好?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虚荣心,是一种孩子过于沉迷导致虚荣心增强,对孩子的其他健康心理因素产生了影响,致使孩子出现自我迷失,为了虚荣而开始造成其它人格、心理缺失的心理,当孩子的虚荣心被欲望放大的时候,就是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虚荣心理了,也就是我们开篇所说的虚荣心,这种被欲望放大的虚荣心,是不可拥有的,是必须尽快消除的。

那么,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虚荣心之后,应该如何做出干预呢?

  • 学会分析

莎士比亚说过:"虚荣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所以,我们就需要让孩子认清虚荣的本质,让孩子去分析自己的无限虚荣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很明显,一般情况下,受到欲望放大的虚荣,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心理,是不可能为孩子带来实际性的利益的,反倒是会让孩子因为虚荣而丧失自己身的已有利益,让自己的实际利益受到损害。

当然,一般情况下,孩子本身的分析能力是有限的,很难自己独自完成分析任务,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拥有不健康虚荣心理的时候,就需要及时的给予引导帮助,和孩子一起分析虚荣心理的实际影响,让孩子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

  • 开阔孩子的心胸

不健康的虚荣心理,其实很大一部分起因是因为孩子的"心胸狭窄",孩子的这种"心胸狭窄"和成人的心理不同,并不是孩子的病态心理,而是一种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家长不能够完全制止孩子的这种"小气",在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心理的时候,要注重"心胸开阔"教育。在这方面,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别老羡慕别人

孩子在看到别的孩子拥有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时,内心总会出现"不忿"的心理,从而很羡慕别人,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倾斜。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只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自己拥有的,但是对方没有的,就能够很好的缓解孩子的心理倾斜,让孩子认识到:别人的东西你可能没有,但是你的东西别人也可能没有,没必要去羡慕别人。

  • 一口吃不成胖子

有时候,孩子看到别人的成就斐然,而自己却进步缓慢,就会产生不平衡心理。这时候,就需要让孩子懂得,别人之所以能够达到某种斐然成就,是因为别人在私底下做出了很多自己没有的努力,任何的成就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过持久努力的。当然,要获得较大的成就,也不是靠一时心血来潮的,而是要坚持、努力才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会让虚荣侵占了自己的思想。

"虚荣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患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培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424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