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4月,在挚爱的父亲去世四个月后,我离开工作12年的东北一省城区级法院,没有什么留恋义无反顾的那种离开。
一开始筹集了20万元,开了一个律师事务所,是用一个当律师同学名义开的,实际是我真正的投资实体。
律师事务所陆陆续续开了总计八年时间,因为没有考取司法资格证,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律师,再加上律师事务所本身就是一个中介机构很难挣到钱,所以又投资了其他实体将律所停办了。
从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当过法官,办过律所,又经营过实体,回头看来,最有回忆的,还是在法院的那12年,用现在最时髦的话说有回忆又有嚼头。我自己看今日头条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今日头条从诞生到发展壮大,我都历历在目,也看过许多文章,今闲来无事,外面下着初夏的雨,潺潺绵绵的,硬是把北方的雨下成了南方的样子。忽然有了一种冲动,想把过去自己在法院的经历写下来。如果大家感兴趣,阅读量上来了我就多写一点,如果大家没什么兴趣,全当我自己做个留忆。
(一)执行案件的青春冲动,现在都后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二三年以后,那时的法院讲究为经济保驾护航,以收取诉讼费为目标,除了刑事庭以外,其他所有的庭室都办理经济案件,而且是审执一条龙条的那种,也就是从立案审理到执行,都是由一个法官来承办的,自己在当了五年书记员以后,在95年被提拔为助理审判员后,就开始承办案件了,那时候法院和法官讲究保驾护航,上门找案源,时间长了就造成有一些经济案件在执行当中积压,搞了好多次执行大会战,而自己作为最年轻的法官有朝气,同时也有冲动,不管是谁的执行案子,不分白天黑夜自己都主动的去配合执行。
1996年12月的一天,下午下班的时候庭长找到我,让我配合其他的法官去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一个公司去执行。下午2:00从院里出发,那个时候去朝阳的公路还没有高速,路途颠簸在晚上7:00多钟才到达朝阳市,一路上原告方已经把案件的执行情况介绍的差不多了,北票这个公司欠原告那个乡镇企业总计二十多万块钱,执行已经两年多了,被告这个公司是当地的一个国企,久拖不决就是没有钱。这次去执行的目标是这个公司的一台桑塔纳轿车,我们出发的时候已经从我们法院当地带了一各锁匠,这个锁匠是按天收费的,每天500块钱费用,当时跟我们夸下海口桑塔纳轿车用10分钟之内就能够开锁启动。
到达北票这个公司已经是夜里8:00多钟了我们到达这个公司的现场,经过勘查,发现地形很复杂。这个公司有一个后院,后院有锅炉房,锅炉房的旁边是几个汽车的车库,冬天企业自己烧的锅炉,好处是锅炉房的声音较大,开锁的时候不怕公司的人听到,不好的地方是锅炉房,经常出来工人,容易被发现。是不是很复杂呢,当时我们去的都是法院年轻的干警,都想进步,都有一种青春的冲动,天不怕地不怕。这个后院的路边还有一个按摩房晚上正是营业的高峰,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而马路往南500米就是当地的公安分局。地形侦察好了以后就开始行动了,我们分成了两组,带队的是我们一个副庭长,他和一个法官在后院路口蹲守,我带领锁匠还有三个法警进入到后院撬车,第一道大门锁匠没有吹牛,只用了2分钟就打开了,第二道车库门锁价也没有食言,用了3分钟也打开了,桑塔纳的车门也还顺利只用了几分钟就撬开了,但是在开启动锁的钥匙门时遇到了麻烦,桑塔纳轿车有防盗功能,这个锁匠虽然是在公安局有备案,但是他又不是偷车大盗,技术还是生疏,再加上害怕,用了二十多分钟也没有拿下,更要命的是最后锁匠用上了锤子,叮叮当当在车库里,在夜晚寂静的后院里响了起来。我当时和法警小李在锅炉房门口蹲守,防止工人出来发现报警,这种叮叮当当的撬车声音吓得我俩是心惊肉跳。那个年代大哥大才刚刚兴起,但是为了今晚的执行方便,原告企业借了两个大哥大,一台放在我的手里,另一台放在路口蹲守的副厅长手里,这个时候副庭长来个电话告诉行动暂停把我们又吓了一跳,莫非是外边也听到了声音。过后副庭长才解释来电暂停的真正原因,原来当时从公安分局来了一辆警车停在路口的按摩店,副庭长也以为是公安局接到报警来了,直到车上下来的几个警察到按摩店享受服务后我们才解除警报继续干活。又过了十几分钟才把车撬开启动,我们把一套完整的事先写好的扣押手续留在了车库里,静悄悄地将这台桑塔纳驶离了北票,离开了朝阳市地界后,便打电话将扣车事及手续存放的地方电话告知了该公司的代理人,到达沈阳时也是黎明时分,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那个年代执行每一件案件,都费劲周折,人们的普法意识不强,经常遇到当地的公检法进行阻挠,所以防不胜防只能出此下策,现在看来还是有点后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8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