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曲径通幽,一根横杆简单而粗暴,保护家园和风景最有效的土办法

曲径通幽,一根横杆简单而粗暴,保护家园和风景最有效的土办法

汤河温泉小镇,更是一个风情小镇。

小镇藏在层层叠叠的大山深处。每一个褶皱里都有着不一样的风景:低声吟唱的小溪,默默无语的野花。偶尔,映入游人眼帘的还有山坳处补丁一般的田地,和春耕的乡亲。

沿着距离小镇最近的义节沟向后,直通熊耳山主峰。山脚下,有一条小岔道看着挺宽的样子,可以通行车辆。却在沟口很小的桥头,立起两截木头,中间一根横杆简单而生硬地挡住了去路。

仔细看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路面已经近乎荒芜,也没有车辆通过的车辙印记。

在大山深处,这样的沟岔太多,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但一根横杆激起了行走者的好奇心。

抬腿跨过横杆,走过小桥,径直向沟内行走。踩在松软的砂石路面上,返绿的小草更加加深了脚底的感觉。这是山区徒步者最喜欢的方式和路线。

绕过一个小弯,窄窄浅浅的小沟十分幽静,清浅的小溪在脚下流淌,扑面而来的是发着嫩芽的枝条,而黄灿灿的连翘花开得正艳,从山脚下一直开满整个山坡。

四周寂静无声,给整个山沟增添了一丝神秘。

踏着脚下的小草,慢慢走着,这才是最为原始的大自然。没有人影,也没有牛羊的影子。只有浓浓的花香和淡淡的青草气息。

有路一定会有人家,而这条小道显然不是因为人走的多踏出来的路。这是人工修成的山里大路。

这样想着,走着,四处张望,欣赏着春天大山的风景。

山路弯弯是常态,小弯一个接一个。小溪水也有跌宕,哗啦啦的水声在水草的深处,也在大大小小的石缝间。有的就直接在花花草草的身子下边流淌。有跌宕,但说不上是瀑布。有小小的水潭,而又小得甚至容不下小鱼嬉戏。

终于在前边,一片竹林和黄色小花的后边,显出一座红砖房子。见到人家了。

到了近前,才发现房子已经坍塌得非常严重,中间的房门上悬挂着一个红色牌子,上面的字是“长期无人居住”。

在大山深处,能用红砖砌成房子的都是条件不错的人家。要么就是当地政府、林场之类的单位临时用房。但这座房子的样式显然是当地传统民居的样子,高高的台阶,宽阔的前檐,精致的窗户。

可是,为什么却无人居住,任其坍塌呢!


前后看看,竹园长得依然茂盛,院子边的山萸肉树修剪完好。房子坍塌了,周边的果树、竹林并没有废弃,还有人经管的样子。

再往后,终于见到了人影。

就在路边,一块不大的农地里,有人正在打理土地。山里的土地都很窄狭,大多在山上,叫做“坡地”。如果在水边能有一小块完整的平地,就算是山里的“好地”、“平地”。

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清理地里的杂草,看来是要准备春播了。

便和老乡攀谈起来,果然是准备“压芋头”,是山里的俗称,就是种土豆。

“前边塌了的房子谁的?”问道。

“就是我的!”

“怎么就不住了,塌掉可惜了”。

“沟口大路边的新房子也是我们的,老房子不住了”。

原来是在沟外盖起了新房子,老房子就任其塌掉。而原有的竹园、果树、耕地还要回来打理。

“沟口那个横杆是谁弄的?”问道。

“我们弄得啊!”

“弄那干啥?”

“平时沟里没人住,总有人偷偷摸摸开着三轮车进来砍树。弄个横杆,偷树的人进不来。”

原来是防“光头强”砍树的。不错的办法。

一边清理杂草,一边聊着。然后,就听到有拖拉机的声音,又一个中年男子推着旋耕犁“突突突”地开进了正在清理的“平地”。不用问,他们是一家的。

在这样普普通通的山沟,红砖瓦房已经被遗弃,但耕地却用上了山区最实用的小型机械“旋耕犁”。无人看守的山林也有乡亲们自发用最原始的“横杆”加以防护。

有这样的山里人家,大山里的风景,应该会越来越淳朴、原始,真正返璞归真的风景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当返身走出沟外的时候,横杆果然已经打开。应该是刚才“旋耕犁”经过的时候打开的。

回沟里种地的时候打开,沟里无人就要锁起来,再也不怕有人偷偷摸摸进沟偷砍树木了。

再过几天,山上的树木全部返绿的时候,沟里的风景会更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40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