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中国品牌轿车的悲哀,帝豪成中国轿车唯一牌面

中国品牌轿车的悲哀,帝豪成中国轿车唯一牌面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4月汽车销量数据上看,在SUV市场销量排行前十中有五款车型出自自主品牌,说自主SUV统治了国内SUV市场也不过分,着实振奋人心。

4月中国SUV畅销而轿车滞销

具体来看,哈弗H6依旧坚挺,4月销量达到了23584辆,已经不知道连续好几十个月蝉联SUV销量冠军了。进步最大的莫过于长安CS75了,以20083辆的成绩位居第二,同比暴增168.2%。

作为吉利在SUV市场的销量担当,吉利博越在4月份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销量达到了17033辆,同比增长47.2%。4月SUV销量排行榜中最亮眼的就属比亚迪宋了,它的亮眼之处在于与去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宋在今年4月同比暴增715.5%,达到了15967辆,位居SUV销量排行榜第六位。

与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火爆表现不同的是,在轿车市场自主品牌可谓是被合资品牌杀了个片甲不留,仅吉利帝豪一款自主轿车进入了4月销量排行榜前十位。

为何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可取得优异成绩,在轿车市场却一直表现平平呢?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自主轿车到底失败在哪里。

自主车企过度注重SUV而轻视轿车

可以发现的是,前两年在销量排行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三四款自主轿车入选前十,但随着自主车企技术的进步,在轿车市场的表现却在倒退,以至于在今年4月仅有吉利帝豪进入了轿车销量榜前十。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自主车企对轿车的不重视。

在国内,绝大多数自主车企都将发展重心集中在了SUV上,像长城、捷途、斯威等车企更是在SUV上“一条道走到黑”,完全不涉及轿车市场。车企自身都不重视轿车的发展,从何而谈还要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有所建树呢?

技不如人,没有竞争力

在轿车市场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但凡自主轿车售价达到10万元,不论它性价比有多高,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考虑选择自主品牌。而现在畅销的自主SUV售价往往在10万元左右,但依旧是不愁卖。虽说自主车型都主打性价比,但显然SUV溢价能力更强,这就不难解释自主车企为什么如此注重SUV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自主品牌通过逆向开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自主轿车无论是对车辆的质量还是油耗的控制方面,与合资轿车仍有着不小的差距。虽然相比合资轿车,自主轿车售价更低且配置也非常丰富,但限于成本,在配置上相比合资轿车也仅仅是多了导航和倒车影像等配置,并没有绝对优势。

反观SUV这边,由于售价相对于轿车来讲更高,有更多的利润空间对产品的智能化配置进行升级,且在油耗方面也差不了合资SUV多少。以长安CS75 PLUS为例,不仅有着大空间,在配置上还配备了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APA5.0遥控代客泊车系统、in Call车辆监控系统等,这些都是合资SUV所不具备的。

加上现在市面上售价在10万元出头的合资SUV大多都是小型SUV,而自主SUV在这个价位下通常都是紧凑型SUV,与合资SUV行车了级别差。况且SUV相比轿车而言实用性更强,不仅空间大,也要比轿车更有面子。

轿车市场竞争远大于SUV

为什么很多自主车企都选择从SUV做起?因为这样它们才能存活下来。不难发现,现在的合资品牌大多都专注中高端SUV车型,所以在10万元左右的低端价格市场里,我们很少见到合资品牌的主流SUV车型。

反观轿车这边,像朗逸、轩逸、英朗、凌派、福睿斯、起亚K3、科沃兹等都是大名鼎鼎,充分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现在主流的合资轿车不管是历史底蕴还是品质都要好过自主轿车,且它们的售价也只有10万元左右,有的甚至7万元便可入手,让自主轿车最后的价格优势都荡然无存。

现在市面上的自主轿车除了吉利帝豪外想不出有谁能够与合资轿车一战,况且帝豪还是靠着价格优势才换来的销量,之前荣威i5算一个,可没多长时间就已经泯为众人。在今年上市的自主轿车中,有较强竞争力的也就只有长安逸动PLUS,其它车型都难以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写在最后:

现在消费者买车已经愈发趋于理性,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对合资品牌过度迷信,SUV就是个例子。在这里还是希望自主车企不要过度重视SUV而轻视轿车,还得全面发展,制造出让消费者满意的高品质轿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270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