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开始前,我问各位一个问题:有多少人早上起床的时候,不靠闹钟就能醒的?
其实一直靠闹钟来帮助我们起床,真的很不好!它是破坏睡眠的,无论是深睡眠还是浅睡眠。看到这,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了:我有时加班很晚,第二天醒来总感觉没有睡够,不设一大堆闹钟多响几次怕醒不来。
呐,其实我在科普睡眠质量的笔记也说过了,其实睡眠不足的时候,需要补充的是深睡眠,而不是断断续续,时不时就被闹钟叫醒的浅睡眠。
优质的睡眠是要遵循生物钟而不是靠闹钟
一般来说,普通人的生物钟建立,在于人体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叫做“褪黑素”的物质。褪黑素在晚上9点左右开始分泌,11-12点前后达到峰值,凌晨2点开始下降,早晨8点降到最低点,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钟周期。
现在你们知道了,为什么尽量要在12点前睡觉,其实是有道理的。褪黑素可以看做是人体“安眠药”,在它分泌最顶峰的时候入睡是最好的。而那些习惯熬夜的夜猫子,经常2-3点才睡的,此时的褪黑素分泌已经开始下降,这个阶段再入睡的话,睡眠质量肯定是不高的。
阳光是我们生物钟建立的一个好技巧
从生命之初,人类所遵循的原则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的升起意味着全新的一天开始了,随着清晨的阳光醒来,这是我们的天性。科学家也为此现象寻得解释:早上的阳光让人体感知到光线的变化,接收到外界信息的大脑开始运作,把为睡眠所分泌的褪黑素逐渐减少,随着体内褪黑素的褪去,我们也就清醒了。
睡觉前打开窗帘,到了早上让阳光透进房间,告诉自己是时候再次融入这个世界了。当我们尝试一段时间后,我们的身体器官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发生了改变,良好的“生物钟”习惯也就养成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