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连长秦基伟,一脚踹开营长门:老子连队要打仗!不料被营长教训了

连长秦基伟,一脚踹开营长门:老子连队要打仗!不料被营长教训了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了第四方面军,秦基伟继续担任方面军总部手枪营第2连连长。

一、11月10日夜,黄安战役的枪声打响

那几天里,方面军总部气氛异常紧张,参谋人员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秦基伟作为负责首长安全的手枪连长,虽然与参与决策距离尚远,但他有幸目睹了大战在即总部首长的风采,也亲身感受到了首脑机关的指挥作风。

他尤其喜欢注视那些长时间伏在地图上工作的人们。每当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便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向往。那几天,除了吃饭和当面询问、布置任务以外,徐向前总指挥很少离开过地图。他趴在地图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趴在又香又甜的白面馍上。那专注的神态和虔诚的表情,让17岁的秦基伟领略到了一种崇高的神圣感。

11月25日,方面军总指挥部前移,进驻黄安城东南距城仅5千米的郭受九地区,加强了火线指挥。

秦基伟和他的连队,心里急得冒火,手里痒得出汗。外面拼命地打,里面拼命地吵。吵什么?要打仗呗!手枪营是总部首长身边的部队,人员全是从部队里左挑右选的。小伙子一个个健壮剽悍,一长一短两只枪,加上后背的一把明晃晃的大刀,红穗子一飘一飘的,牛气得很,令兄弟部队十分羡慕。可如今外面打得叮当响,自己却呆在总部里,心里干着急。

还真有说俏皮话的。第11师的部队换阵地时路过总部,就有人跟手枪营的人说风凉话:"喂,我说张二蛋同志,仗都快打完了,你们啥时候露一手呵?别捂出了痱子!"

还有刻薄的,那就不是俏皮话了:"同志哥呀,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怎么样?你们不敢上,把大刀借给我们使使怎么样?你看咱这把,刃口都卷了。"

当真扔来一把卷了口的刀,使手枪营的小伙子满脸愧色,气不得,恼不得,也骂不得。不管啥理由,人家从火线回来,从死人堆里闯出来,别说腌臜你几句,就是骂你几句你也得听着。

二、秦基伟一脚踹开营长的门:"这个岗老子不站了,老子的连队要打仗!"

秦基伟却恼了,毕竟年轻气盛,一脚踹开营长的门:"这个岗老子不站了,老子的连队要打仗!"

营长正在补军装,瞟了他一眼,头也不抬地说:"好哇,你秦基伟英雄啊!把连队给我留下,你爱到哪里去到哪里去。"

他懵了,满脸狐疑地看着营长。营长仍然专心致志地补他的上装。

"把枪也留下,打完这一仗,封你为秦大刀!"营长又说,依然没抬头。

一腔无名之火,被营长不紧不慢地给熄了。留下连队,留下枪,他去干什么呢?真去耍大刀倒也未尝不可,可是,真能一走了之吗?徐总指挥的岗谁站?

发牢骚可以,动真的不行!这点组织纪律观念他还是有的。

露一手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全部肃清黄安城外围障碍之后,徐向前确定对黄安城围而不打,夹而不击。目的是吸引周围的国民党军前来增援。围城之意不在城,关键在于诱敌援兵,待援兵打得差不多了,再也不敢来了,这才集中兵力收拾城内守敌。

这一招果然奏效。黄安城内的国民党军多次寻机突围,自然都是徒劳。他们像是铁皮脑袋碰上一个橡皮口袋,虽然往外拱了一截,却空喜欢一场,最终又被坚决地弹了回去。城南国民党军第30师也两次派出增援部队,均被红军第11师打退。

12月20日拂晓,国民党军集结其第30师大部和第31师一部兵力,并组织"敢死队",向红军第11师第31团的嶂山阵地进行夜袭。由于该团第5连前卫排警戒时疏忽,蟑山阵地被突破。国民党军爬上嶂山顶峰,直逼红11师指挥所。

天亮以后,国民党军又集中兵力,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拼命向红军阵地攻击。双方反复白刃格斗,阵地几经易手。战斗进行至下午三点多钟,增援的国民党军已进至离黄安城仅10余里的地方,逼近红军打援部队固守的最后一个山头。

情况十分严峻。红军第11师已经同敌人混战在一起。师长王树声把师直手枪队和通信队也组织起来,跟国民党军拼上了刺刀。

总部手枪营300多个精神焕发的战士被召集在总部大院门前。

深秋下午的太阳像是戴上了一层透明的面纱,阳光温暖而柔和。只见300多簇鲜红的"火苗"在微风中抖动——手枪营战士们大刀柄上的红绸子,鲜艳醒目,迎风招展。

关键的时刻到了,徐向前打出了最后的一张王牌:把手枪营拉出去。

一声令下,300多条汉子如箭离弦,拥向第11师的格斗场。

岂止是手枪营,连总指挥徐向前也操起家伙上了阵地。

秦基伟亲眼看见了那一幕:在山头上,徐向前双手擎着望远镜晾望。山腰上,国民党军撕开第11师的防线,一步一步地往上攻。秦基伟急忙率队扑向前去。当冲到徐向前身边时,他差一点动手把总指挥拽到山的背面去,但他没敢。

徐向前这时差不多成了最基层的指挥员。他观察了一会儿,把握火候一到,下了一道命令:"命令28团和手枪营冲锋!"

霎时,手枪营从正面,第28团从右侧,第11师从左侧,像决了堤的洪流,一路杀声,滚滚而去。

后来,秦基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红军打仗,漫山遍野。"

的确是漫山遍野。军号声,冲杀声,枪声,炮声,汇成一支雄浑的交响曲,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别山麓,奏出了壮阔的旋律。

三、战役打响,秦基伟身先士卒

黄安战役胜利后,为了给北路敌人以有力打击,夺取商城,把鄂豫边和皖西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发起商潢战役。商潢战役自1932年1月19日打响,红军集中4个师的兵力,对商城仍然采取围而不取的方针,诱敌援兵;另集中一部兵力,在商潢公路附近运动,寻机歼灭来援之敌。

敌果然被诱动。1月底,国民党军第2师、第12师、第75师、第76师4个师共17个团出动,沿商璜公路东进。

红四方面军主力连夜冒雪行军,集结于杜甫店地区,抢修工事,布好阵势,准备迎敌。红12师担任正面突击任务;红10师、红11师置于左侧,红73师置于右侧,担任两翼包抄任务。

手枪营经过黄安战役,略有伤亡,但建制完整。战后,兵员和武器都得到了很大补充。第2连补充了10名新战士,清一色的黄安人,可谓是清一色的子弟兵。在这件事情上,秦基伟表现出了年轻而成熟的思路。他把10名新战士召集在一起,先是介绍了本连的战斗业绩,然后板下脸,一本正经地说:"我参加红军的时候,我的指导员也是黄安人。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我,自从有了董必武,黄安人就走上了革命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英勇作战,打死了是黄安人的光荣。贪生怕死的,活着也是黄安人的败类。我们都是乡亲,我当这个连长,对你们只有一个照顾,战斗时给你们机会往前冲!"

说完,他举目将新战士一一扫了一遍,然后提高嗓门大喝一声:"听清楚没有?"

众人一个激灵,齐声回答:"听清楚了!"

"如果有人嫌我不顾乡亲情面,怕在我手下吃亏,现在提出来,还来得及,我找营长帮你们调换连队。"

新战士们憋红了脸,无一人吭气。

"没有?那好,从今以后,我秦基伟往哪里冲,你们就给我往哪里冲。谁要是'筛糠'丢人,我丑话说在前面……"下面的话他没说,只是用手使劲地拍了拍屁股后面挂着的驳壳枪。

大家全明白了:商潢战役在即,连长是怕咱们新兵给黄安丢脸啊!

大家纷纷说:"连长你放心,黄安穷山穷水穷云彩,就是不穷志。你说往哪里打,咱就往哪里打,死了你给家里捎个信,张三是往前倒下的。"

"对呀,连长你记住,哪怕收不全尸,你也得把咱的红军帽捎回去,革命成功了,家里也有个依靠。"

战士们很动情,说着说着就哭了。

秦基伟把脸板得风雨不透,可又觉得鼻沟子有些痒,伸手挠一挠,原来净是水。他心想:这没出息的眼泪,不知道啥时候就流了出来。但他心里却暗自得意:好,这把火烧起来了,而且烧出了战斗力。

2月1日上午,战斗打响了。红军首先与敌军第2师交火。敌第2师装备精良,兵痞较多,战斗力很强,不断发起猛烈进攻。双方血战了数小时。

当天下午,红军第10师、第11师从左侧迂回,抵刘寨包围了敌第2师和第12师的两个指挥部,并抢占了傅流店渡口,切断了右路敌人的后路,使敌军心动摇,全线慌乱。红军正面和左翼部队乘势对敌发起猛攻。

敌军几万名官兵眼见大势不妙,哗地一下全线溃退。

徐向前挥师前进,红军追兵急如潮涌。

手枪营也拔营起寨,簇拥着总部,一路喊声连天,追将过去。

正追击间,猛听得一声喊:"秦大刀,你给我站住!你往哪里冲,还要不要总部啦?"

秦基伟举目一看,是营长。他气还没喘匀,就赶紧回答:"营长,我……没丢掉总部呀,我一直跟着……"

营长火了:"什么一直跟着,看看你们都打到什么位置了?"

秦基伟自知理亏,只顾追击,确实把总部抛下了。正要解释,营长又是一声怒吼:"你的人怎么跑了几个?"

秦基伟吃了一惊:"不会吧,我的连队还能开小差?"

"不是开小差,是开大车,你给我看!"

顺营长手指的方向看去,秦基伟笑了。原来被他"整训"的那帮黄安籍新战士正挥舞大刀,拼命地往前追,已经插进了第33团的队伍。

尽管他为自己的部下兼老乡的勇敢行为而暗暗高兴,但战斗结束后,他还是铁着脸把他们训了一顿:"勇敢得讲究个章法,该拼的时候冒死地拼,不该拼的时候就给我稳住。一说追击,连总部都不要啦?都给我反省!"

从1931年11月至1932年上半年,红四方面军历经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连续奔波,劳累异常,亟待休整。而且,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即将拉开帷幕,红军理应巩固根据地,站稳脚跟,从容对敌。

但张国焘不管这些,在他的心目中,国民党政权已是风雨飘摇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江山易手,天下姓共,而他张国焘也可以身居京都了。况且,还有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支持,更坚定了张国焘的决心。于是乎,麻城战役势在必行了。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攻下麻城,攻下宋埠,攻下黄陂,打到武汉去!"

这一盲动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使红四方面军陷入麻城之战不得脱身,蒋介石得以乘机从容调兵遣将,从三面紧缩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包围圈,导致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最终失败,红军将士严重伤亡。

秦基伟第一次负伤流血,就是在这次战斗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741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