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粗心大意的家长会导致自己的孩子身处危险中。年幼的孩子因为自救能力的缺乏和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不懂得采取正确的措施而导致受到伤害。孩子的人身安全应该是父母最要关心的事情之一。
同事小马有天上午接孩子从外公外婆家回来,但是因为临时公司打来电话需要到公司一趟。无奈之下,原本已经请假的小马只能再去公司加班。
然而,因为车上的儿子在车里后排躺下睡着了,粗心的小马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儿子还在车里。小马在办完事情回到车旁后,才恍然大悟自己竟然把自己的儿子锁在车里整整暴晒3个小时!
父亲小马吓坏了,打开车门后宝爸崩溃,小马以为自己的孩子晕倒在车内就赶紧想把孩子推醒。
所幸的是,儿子只是因为太热,车内空气不流通导致有点缺氧犯困。还好小马只加班三个小时,孩子没有出什么意外,否则就要内疚一辈子。
5岁男孩之所以在车内暴晒三小时没有出现意外,是因为原本车里空调开的很足,冷空气维持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样的事情需要引起所有家长的反思,不要以为这样的例子很可笑。凡事人都会出现纰漏,家长一定要重视。
生活中有哪些危险会对孩子造成危险?
1、刚装修过的新家
我们知道新房子是需要透风后才可以住人的,因为装修过程中会有对人身体不好的乙醛、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于生长发育不完全的孩子而言,这样的有害气体对于呼吸道影响更大。家长不要因为自己闻不到味道就急于住进新家,对孩子是不利的。
2、马路上的车辆
因为孩子的个子比较小且对来往的车辆没有观察和躲避的强烈意识,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孩子被汽车碾压的悲剧也曾多次在新闻中报道,家长一定要加强孩子交通安全意识,遇到车辆要注意避让,不要随便乱闯红灯等。
3、家中的锐利物品
客厅的剪刀、厨房的刀具、陶瓷器具、尖锐的家具角等都是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危害的东西。孩子在晚上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撞到家具的尖角,造成眼睛、身体上的伤害。
因为小朋友总会做出一些成年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和行为,及时是平日里很常见的物品都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威胁。
所以,家长要如何确保孩子的安全?
首先,防患于未然
孩子因为社会经验比较少,对于很多未知的事情都抱有很大的好奇心,都希望用手或嘴去体验一下。父母要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是危险的不可以随便接触的以及接触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危害。只有让孩子明白后果的严重性,才能让孩子对危险的物品产生心理的恐惧和畏惧,学会自我保护。
其次,教会孩子自我求救的方法
最基础的比如身体某部分受伤流血应该如何处理、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遇到坏人要学会大声求救并牢记父母电话和家庭地址等等。对于稍微年长懂事的孩子,父母要多带他们参加急救措施的主题教育讲座,大人和小孩一起学习急救知识。
总结
孩子安全,家长才能安心。保护好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责任,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更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毕竟,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把安全教育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