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开学了如何防控疫情?且看各个学校各出奇招

开学了如何防控疫情?且看各个学校各出奇招


最近,对于家长而言,最好的消息大概是各地区中小学都逐渐开学了!

家里的“神兽”们终于可以出笼了!

老母亲和老父亲终于可以解放了!

来,感受一下家长们有多开心:

开心的老母亲


但是玩笑归玩笑,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开学后,对于学校的防控疫情方面依旧担心,

就怕孩子们出现什么意外。

对此,每个学校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在接送孩子上下学、午餐时间以及平时防控这三方面可谓是“费尽心思”。

01 接送孩子上下学,学校们各出奇招

1、创意版:“机场传送带”式接娃

前不久,陕西西安的小学生们正式开学,为了避免家长在接孩子时拥挤堵塞,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自创了“机场传送带”式接娃。

具体方式为:

【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一路纵队,绕着操场跑道依次前进,家长经过体温检测后到达专属等待区,与孩子们同向行驶,一旦家长看到了自家孩子,便走到校门口汇合,将孩子领走。】



对此,网友们有个很形象的比喻:

【学生相当于是“行李”,家长是取“行李”的,没接走的“行李”再转N圈等认领】

家长们也纷纷表示:

“我觉得挺好的,老师也挺负责的”

“学校确实花了很多的心思”

“一开始学校把这个方案拿出来挺吃惊的,但是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孩子的安全。”

家长反馈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真的挺好,即保证了家长和家长之间不交叉感染,也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就是有点心疼那些要走好几圈的学生,下回可以叫家长早点来取“行李”!

2、高科技版:刷脸测温进校

现代社会,随时随地都在【更新换代】的便是各种高科技产品。

近些年来各种科技产品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为了更加高效的进行疫情防控,不少学校采用了高科技版本的防控系统。

济南市德润中学便是如此,为了让家长和学生们安心返校,学校大门口安装了AI智能热成像人体测温和人脸识别系统。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

据悉,刷脸测温是为了实施快速初筛,只要将脸对准摄像头,便能检测出学生的体温以及个人信息,方便学校进行管理。

是不是很高级!

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继续往下看:

为了对老师和学生体温动态实时智能监测,教学楼内每层楼设立还设立了自主测温点!规定了学生每天要进行四次体温检测!

体温监测

学校还在教室、餐厅等场所安装了智能一体化健康系统,实现24小时全覆盖消杀。

如此严密的防控措施,家长们纷纷表示很安心。

真的是科技的力量!

02 午饭时间怎么防控?且看学校如何“费尽心思”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但是在疫情期间,总不能让全校学生都聚集在一处吃饭吧?

为此,各个学校可谓是“费劲心思”发明了各种“吃饭方式”

1、“一人餐”式就餐

目前,这也是很多学校实行的就餐方式,利用隔板将学生的座位隔离成单个,一人占一个位置吃饭,不允许交谈。

江苏淮安一中学也不例外,但是它的“一人餐”却被网友们称呼为“高考式就餐”

怎么回事???

请看下图:

分隔式就餐

贴上学号姓名的餐桌

比起常规的餐桌,这所中学的每个餐桌上贴着学生姓名、班级和学号。

难怪学生们调侃道:每次进食堂就像进考场一般,吃个饭都心惊胆战!

还有网友为此起名为“一个萝卜一个坑”式就餐,每个“萝卜”都有属于它们的“坑”。

但是为了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全,就当做是提前“预习”高考吧!

2、“吃饭复习”式就餐

如果说还有比“一个萝卜一个坑”更加难受的便是:

这些“萝卜”还要学习!!!

广西北海七中学校的餐桌可不是一般的餐桌!请细看:

知识点餐桌

这是什么?

啊!是高考知识点啊!

为了让高三同学充分利用所剩不多的时间,老师们便想出了将各门科目的知识点印在挡板上这个方法。

且将不同科目印在不同的挡板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们对此表示很喜欢这种方式,每天吃饭轮着挑座位。

网友们也笑称:想打卡每一个座位!

网友反馈

主意虽好,但也要提醒一下,除非特殊时期,否则吃饭时不要看书哦!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3、“形式主义”式就餐

如果说前面的就餐方式是基于保障学生的安全,那么下面的就餐方式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为了“错峰就餐”,某小学安排班级里的学生与排位单位,间隔吃饭。

心酸的同桌

视频一出来,就有许多网友留言:

“心疼旁边不能吃饭的学生,出去玩也好啊。”

“管理方式太僵化了!”

“典型的形式主义!”

我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反应也是该学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

看着同桌吃着诱人的饭菜,自己却被要求戴着口罩坐在一旁等着,动也不能动,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太多的伤害!

虽然学校的出发点是保护学生的安全,但是使用的方式却伤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两者相比较,或许后者对学生的危害更加严重。

03 平时防控怎么做?各个学校自有“妙招”

在接送孩子上下学以及午餐时间的防护措施中,每个学校都各出奇招,那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校们又有哪些啼笑皆非或者特别好的措施呢?

1、老师大喇叭喊话保持一米间距

辽宁铁岭某所高中,为了防止同学之间交叉感染,特别安排了老师课间在操场上巡视。

一旦发现有学生挎着胳膊结对行走,便用大喇叭喊话:把手撒开!保持一米间距!

网友:太硬核了!

虽然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喜欢手挽手走路,但是特殊期间为了自己以及他人安全,还是要保持距离哦!

2、“错峰式”上厕所

厦门某中学,为了防控疫情,推出了一个新规定:错峰上厕所。

没错,不仅吃饭要错峰,上厕所也要错峰,并且厕所门口还站着“两个监考老师”。

排队上厕所

对此网友们纷纷调侃:

“上厕所上出了期末考试的感觉~”

“那些一起上厕培养出来的友谊怎么办?”

“离XX结束还有十五分钟,请各位考生注意掌握时间”

个人认为,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聚集,但是作用不是很大,连生理需求都要被控制,反而给学生增添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3、“一米帽”式防控

杭州养正小学开学第一天就吸引了不少网友们的注意,每个小学生进校都带上了“官帽”。

一米帽

为了让小朋友直观感受到一米的距离,还能形象的传递疫情防控的知识,该学校的老师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一顶“一米帽”。

把古代的官帽改编成“一米帽”,老师们的创意真是无敌了!

宋代官帽

不少家长也反馈很有趣,不仅和孩子一起进行了手工,也防止了孩子之间近距离接触。

还有家长在群里调侃老师最近是不是在追“清平乐”。

家长调侃


04

看完了各个学校在防控疫情方面用的招数,不得不说,有些学校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秉持了学生为先的理念。

想方设法防控疫情的同时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持在第一位,比如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不仅自创了“机场传送带”式接娃,最近还开设了“透气课”。

每天固定时间将孩子们带到花园等空旷地方,同学之间保持距离,摘下口罩自由呼吸,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和人文关怀。

希望这样的防控措施能多些,也希望疫情赶紧过去,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19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