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思念不及瞢腾睡,犹得时常梦里逢。”霸道帝王百首情诗追忆亡妻

“思念不及瞢腾睡,犹得时常梦里逢。”霸道帝王百首情诗追忆亡妻


  “十三”,大概是满清皇族最忌讳的一个数字了。雍正,在位仅十三年就去世了,作为雍正继任者的乾隆皇帝,也公开承认,在登基之初,就预言在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清高宗实录》)

  公元1748年,乾隆十三年正月,“拂意之事”真的就这样发生了。三十三岁的大清皇帝正值盛年,痛失一生至爱——富察皇后。


富察皇后像


  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史书记载,帝后前往山东南巡已经回程,“崩于德州舟次”。皇后突然离世,乾隆伤心欲绝,痛哭不已。在《述悲赋》中,他写道,

  “春分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复何时?”

  没有了你的日子,春分秋月从此再无意义,夏日冬夜中又叫我如何度过?

  此后经年,丧偶之痛一直伴随着这个“霸道君王”,此后余生,即便是身边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却始终固执地将这个温婉可心的女子藏在心中最重要的角落,活在无穷无尽的思念中。



  在一次又一次的午夜梦回后,乾隆写下了这样感人的诗句,对爱妻的深情追忆,痛失至爱的痛苦,跃然纸上。


  无悰 (清 乾隆)

  心内芳型眼内容,

  但相关处总无悰。

  思量不及瞢腾睡,

  犹得时常梦里逢。


  无悰,读音为wú cóng,意思是没有欢乐。

  “思念不及懵腾睡,犹得时常梦里逢。”思念而不得见,每到思念之情难以驱遣,不如倒头昏昏睡去,这样还能时常在梦中与你相遇。

  这首诗描写了失去富察皇后的乾隆,对着伊人的遗物,心中常常思念着爱人的音容笑貌,看到什么都觉得没有一丝的快乐。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结发妻子,她性格温婉可爱,姿容窈窕俏丽,不仅贤淑知礼,还颇有才情,早在乾隆继位之前,就与乾隆成婚,嫁入宝亲王府。青春年少的夫妻俩意气相投,琴瑟和鸣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虽然在乾隆的一生中,许许多多的女人陪伴在侧,可在他心目中,这位富察皇后才是他内心深处唯一的妻子,任何人都不能取代。从这一点来看,富察皇后就是真实版的“纯元皇后”。

  据史书记载,富察皇后的死对乾隆打击很大,以至于皇后死后的半年时间,乾隆一直处于精神恍惚,悲伤过度的状态,无论白天黑夜,不断地追忆着皇后的音容笑貌,难以自拔,性格变得极度严苛,只要与皇后有关的任何人和事都会在他这里变得无比重要。比如一个小小的书记小吏,因为抄写富察皇后相关的文献有所出入,就引得皇上大怒,将其赐死。有些大臣,因为没有面露悲戚之色而被革职……而乾隆的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因为在丧礼上表现不够伤感而直接被剥夺了继承大统的资格。

  这时候的乾隆,就如同发疯了一般,难以控制自己的悲伤,甚至将皇后之死迁怒于天下。从情感的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一个失去了爱人的人发自内心的伤痛,然而身为一国之君,皇后之死便成为了影响大清国运的重大事件。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乾隆一生兴趣爱好广泛,对当时汉文化艺术也颇有研究,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对“写诗”这项文人技能的执着,据统计,乾隆一生写了42613首诗。对于这个数字,你可能没有什么概念,那么我们对比一下,相比我国诗人云集的唐朝盛世,所有有记录的诗歌,加起来不过5万多首,而乾隆一生所作的诗,几乎是他们的总和。令人遗憾的是,乾隆虽然写诗无数,但大多数诗作非常平庸,甚至大文学家钱钟书曾经毫不客气的点评道,“令人作呕”。然而,细读乾隆为富察皇后所作的这些诗篇,真情实感十分令人动容,从中可见乾隆对富察皇后真挚的爱。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嘉庆元年,此时的乾隆,已经是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与他至爱的富察氏分离了整整48年。他带着新继位的嘉庆皇帝一起去祭拜富察氏。

  他为富察氏写下了最后一首诗,

  “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

  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

  四十八年的阴阳相隔,一直念念不忘。再一次来到你的墓前,看到昔日栽下的松树已茂盛入云。转眼已到暮春,想必相见的日子也不久远了。

  这是乾隆为富察写下的最后一首诗,也是第100首情诗。

  1799年,乾隆于养心殿驾崩,结束了他对富察长达51年的思念。

文/江小菊


浮生闲趣,喝茶读书。看人生起起落落,观杯中浮浮沉沉。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喝茶,就请关注“在下江小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984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