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宋仁宗死后,从道不从君的司马光成为福康公主的保护神|文史宴

宋仁宗死后,从道不从君的司马光成为福康公主的保护神|文史宴

文/广成子



一些对电视剧角色代入过深的朋友,不满意司马光干预自己情感代入的福康公主的胡作非为,对司马光为代表的士大夫恶意满满。其实,理想的士大夫是从道不从君的,司马光们既不会允许福康公主胡作非为,也不会允许宋仁宗身后的皇帝虐待福康公主。儒家或者说一切宗教的规则固然限制了你胡作非为的权力,但也给予你应有的保障,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政治与社会的运行。



苗贤妃一点都不贤

1

公主病狂的消息不胫而走,终于传到了大内之中。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仁宗当时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自己也时常精神病发作,甚至半夜以利刃自拟,基本管不了事。公主的亲妈苗贤妃心疼女儿,便去请求让女儿和李玮离婚,但仁宗总是闭口不言。


要说苗贤妃也是个狠人,和电视剧里温柔贤淑的形象大相径庭,干脆直接与宫中闺蜜俞充仪商议,借口为照顾发病的公主,派遣亲信内臣王务滋去管理驸马宅,暗中让他以偷偷查找李玮的过失,打算学习宋庠老先生,用法律途径把驸马爷弄死。


结果李玮平素谨慎,王务滋百般搜求也找不到任何罪过,眼看没法交差,便跑回去向苗贤妃献策:“只要得到官家的旨意,臣可以用一杯毒酒彻底解决问题。”


苗贤妃相当歹毒


苗、俞二位妃子丧心病狂,居然真去向仁宗请旨,仁宗仍然不置可否。没多久,剧中被弹幕骂为假圣人的曹皇后来了,俞充仪又提起这件事。不等仁宗开口,皇后直接劝阻:“陛下为了报答生母的恩情才把公主嫁给李玮,毒死他你以后怎么去见李娘娘?”都知任守忠在一旁赞同皇后。


就这样,王务滋的毒酒最终没有用上,倒霉的驸马李玮侥幸逃过一劫。


既然事情已经闹到需要谋杀才能解决的地步,下面的流程就简单了。


根据《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载,几天后,已经失心疯的兖国公主被送回后宫,回到爹妈身边养病。


李玮以安州观察使的头衔外调去卫州任职。李玮的生母杨氏被判由自己亲生的李璋接回家照顾,与亲生儿子生离死别。


为了不引起言官的再度批判,仁宗勒令阉奴梁怀吉回到前省办事,不许再入后宫。公主府上其他诸色人等,包括那位监守自盗的乳母韩氏,一概扫地出门,没有遣散费。


这一回言官们对处理结果倒是没有太大异议,但李家人却真真儿吓破了胆。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李玮的嫡兄李璋连夜上书,向皇帝表示我这个弟弟又丑又挫,绝对配不上完美无瑕的公主。看在已故太后的情分上,求您大人大量放过我们家吧。


总之一句话,这段政治婚姻闹到如此地步,实在没有任何存续下去的必要了。


天知道,仁宗皇帝看到这道离婚申请书,会不会在黑暗中发出一声叹息。


到了三月份,仁宗皇帝下令,将李璋贬为济州防御使;李玮从安州观察使贬为建州观察使,不再担任驸马都尉,换句话说,正式批准他和公主离绝。


文明的胜利——皇权终于暂时低头

2

这段可诅咒的婚姻总算宣告结束,李家母子正准备弹冠相庆,我们的大BOSS司马光再次出手。


第二天,又一份启状送到了御案前。仁宗皇帝龙目御览,一瞬间汗毛倒竖。


《论李玮知卫州状》:


右,臣窃闻,驸马都尉李玮出知卫州,兖国公主入居禁中。


玮所生母杨氏归玮兄璋之宅,其公主宅祗应人等悉令散遣,外议籍籍,无不怪愕,伏以陛下始者追念章懿太后,选玮使之尚主,欲以申固姻戚,富贵其家。


今以公主之故,使李氏母子离析,家事流落,大小忧詟,殆不聊生,岂始所以结婚之意哉!


近者章懿太后忌日,陛下阅奁中之故物,思平生之居处,独能无雨露之感,悽怆之心乎?


臣愚以为陛下宜且留李玮在京师,其公主宅祗应人等,除作过者远加窜逐出外,其馀并令仍旧,储歭什物皆安堵不移,以俟岁月之间。


徐以义理晓谕公主,庶几回意,易虑率德,遵礼复归本宅,则中外之情,无不释然。不然公主必无复归李氏之志者,则今日致此众议纷纭,烦渎圣听,皆由公主纵恣胸臆,无所畏惮,数违君父之命,陵蔑夫家,岂可李玮独蒙斥逐出外,而公主爵邑请受全无贬损,非所以示天下至公之道也。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岂可李玮独蒙斥逐出外,而公主爵邑请受全无贬损,非所以示天下至公之道也。”——这就是北宋士大夫的嶙峋风骨,敢于揪住皇帝老儿的逆鳞三次上书直谏,毫不避讳地大谈天子之女与士民同罪。仁宗一朝文治极盛,良有以也。


读完这份气势磅礴的启状,仁宗默然无语,久久伫立。在这桩女儿婚事上糊涂了半辈子的皇帝老父亲,终于被司马光的正气感化,决定不再徇私护短,还天下人一个公道。


宋仁宗毕竟不是宋神宗、宋徽宗之流的暴君


第二天一早,仁宗发下制书,斥责公主“保傅无状,闺门失欢,历年于兹,生事弗顺,达于听闻,深所骇惊”,宣布将兖国公主降封为沂国公主,以示惩戒之意。


另外,为了表示歉疚,他又数次派人去卫州慰劳李玮,赐予白金二百两,下手诏安慰他说:“当驸马也没什么好的,能富贵一生就很幸福。”


消息传来,一时朝野群臣皆服,齐颂陛下至公无私,圣德足以垂范后世,实令万代景仰圣德,云云。


就这样,疯子公主和丑驸马终于得到了解脱,开始各自追寻自己的幸福生活,皇帝和言官们也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政治声誉,皆大欢喜。


轮回的起点——司马光成为公主的保护神

3

眼看大结局的幕布即将缓缓合起,身在卫州李玮心中却忽然闪过了一个不详的念头。


……真的会就这样结束吗?Too naive!


当年十一月,重病的皇帝忽然下诏,将公主晋封为岐国公主,知卫州的李玮晋升为安州观察使,重新担任驸马都尉!


得,离婚刚刚八个月,病的快死的仁宗又让这对冤家重新复婚了!!


我说皇帝爸爸,您这到底是干什么呀!


答案很快浮出水面,转过年来的三月末,宋仁宗忽然暴崩于福宁殿。


曹皇后秘不发丧,夜开殿门召入宰辅大臣,秘密商议后事。


原来,去年命令这对冤孽复婚,并非仁宗病重昏聩,而是提前为已经疯掉的女儿安排最后的归宿。


想来想去,还是只有李玮,毕竟他是个忠厚人。


可悲可叹,不管是结婚、离婚还是复婚,公主和李玮都被皇帝爸爸安排的明明白白。


仁宗驾崩前夕,李玮从卫州归来,而我们的岐国公主,仍旧住在宫中,时梦时醒,痴痴颠颠。


嘉佑八年四月,准备前已经被立为皇子的资深备胎赵曙(赵宗实改名)被拥立为新君,可笑的是,这位新皇帝从继位伊始就表现出了严重的精神病症状,以至于在继位典礼上披头散发,狂呼乱走,给满朝文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然而没过多久,这位后世庙号英宗的新君,就暴露出了冷酷刻薄的真面目。


前文提到过,英宗皇帝与仁宗的血缘关系相当疏远,到了越国长公主(由岐国公主晋封)这一代,就更远了。


在解决掉太后曹氏试图垂帘听政的威胁之后,英宗皇帝开始了自己的报复。第一刀,就砍向了仁宗仅剩的几个公主身上,她们收到了移居的命令。


这些柔弱的幼女是如何离开自幼生长的家园的,史书没有记载。如今我们仅能在富弼的一道启状中找到蛛丝马迹。


又向者窃闻先帝诸公主,陛下易其所居,以安己女,此知者尤甚动心,亦未尝闻陛下略加恩煦。


其所急而宜先者,惟是仁宗一后五女,所谓孤遗,而百官万方力不能及,其休戚只系于陛下一人之手者。


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宗为了让自己的女儿们住进宫殿,强令仁宗的几个公主搬走。第二句提到了“一后五女”,换言之,已成疯妇的越国长公主也在迁居之列。


这个时候曹太后已经失去了制衡英宗的权力,再也没有办法阻止英宗的报复。包括越国长公主在内,仁宗的五个女人全部搬进了闲宫(也就是闲置的偏僻宫殿),默默度日。


就这么过去了两年,一个意想不到的大人物,就公主的安置问题,向英宗发起了挑战。


这位站出来狠揭新皇帝遮羞布的狠人,正是司马光。此时已经成了英宗非常信任的大臣,官拜龙图阁直学士。


依稀记得当年,正是他对仁宗纵容长公主的行为大加挞伐;也是同一个人连上三道启状,要把梁怀吉从公主身边夺走;最后还是他,替公主最厌恶的驸马李玮鸣不平,导致公主被降封削俸。


现在,还是当年的那个男人,站在大殿之上,不顾英宗阴晴不定的脸色,将新君比喻成继承别家田产却不顾孤雏寡妇的忘恩负义之徒,声如洪钟,殷殷振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先帝擢陛下于众人之中,自防御使升为天子,唯以一后数公主属于陛下,而梓宫在殡,已失皇太后之欢心,长公主数人皆屏居闲宫,希曾省见。


在奏疏中,司马光提到了当年被他当成靶子的越国长公主,希望新君做人要厚道,否则上天所降的灾异便是警示。


司马光才是真正捍卫宋仁宗意图的社稷之臣


书中没有记载英宗最后的反应,估计最后也是置之不理。而福康公主和李玮最终也将迎来悲惨的未来。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740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