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三门峡要深度融入大西安建设的内容在网上让不少河南、陕西两地的网友操碎了心。今天咱们不聊城市群,不聊经济圈,聊一下和陕西、河南两地相关的一个景点,以及其中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石头。
这个景点就是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三门峡文物陈列馆,也称虢国车马坑,是修建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时被发现的。之后一系列虢国墓地的发现,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一处等级齐全、存完好的西周邦国大墓,因为文物多、等级高,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如今绝大多数等级高的文物都已经移到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现在这里的文物已经所剩无几。除了一个室内的车马坑,还有院子里许多的石刻,其中最古老、最有历史价值的,应该就是门口右手边的周召分陕石柱了。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建立了周王朝。四年之后,成王继位,为帮助年幼的成王治理尚不稳定的周朝政权,姬发的两个兄弟,姬旦(周公)、姬奭(召公)决定凿石立柱为界,分陕而治。自陕而东者,周公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治之。最初界石立于三门峡陕州区西边的陕塬之上。自元、明二代之后,陕西(陕源之西)的名字开始广泛流传并使用至今。
3000多年间,斗转星移,朝代更迭,周召二公当年的分陕石柱,命运多舛,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民国时期界石被移到了陕州民众教育馆;1957年,因为新中国第一个黄河干流上的水利工程—三门峡大坝要蓄水,又移到了人民公园;十年之后再移到了三门峡文化宫;到了1981年,又移到了三门峡博物馆;七年后移到了现在的位置,到了新世纪,2005年,管理方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块中国最早的“界碑”,专门用玻璃罩封闭了起来。
如今陪伴在分陕柱石周围的,只剩下一些残缺的古刻、经幢。如明嘉靖年间的“召公遗爱”,“甘棠苑”,以及康有为所书的“砥柱”等碑刻。当然,还有大汉奸汪精卫夫妇的跪像等等。
在三门峡文物陈列馆不远处,是曾经的湖滨车站,也是当年为了建设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而专门修建的车站,多年前,人们可以在这里花上几块钱就可以乘坐火车直达三门峡大坝。如今,这里的客运功能已经停止,车站也早已用作它用,人们如果想去大坝风景区,在市区可以乘坐专线的旅游公交就可以了。
图文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商用。
更多原创旅游图文,欢迎关注我,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