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是让孩子着迷的物品之一,3岁左右孩子都非常的难管,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听话,就会选择用电视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面对电视里五颜六色的图案孩子也是毫无抵抗力。
随着孩子看电视的频率增多,孩子看电视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就越来越明显。孩子对电视的上瘾程度超乎家长的想象,这项娱乐活动逐渐转变为孩子与家长谈条件的筹码,家里也经常会发出有关这件事的争吵声,家长们都毫无办法最后只能选择妥协。
事实上,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会影响生长发育。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0-3岁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这段时期内孩子的大脑发育占了近80%,不仅如此,孩子对社会对世界的很多认知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过多过早地接触电视,对孩子的身体、智力都会产生伤害,的家长应该重视起来 。
看电视长大的孩子PK很少看电视长大的孩子
差别一:想象力
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和他的同事对两组儿童进行了“想象力”的测试。这个测试是通过让经常看书和经常看电视的两个孩子同时画小人进行的对比。
通过测试得出的结论是,经常看电视的孩子画出来的小人与电视里的相同,而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画出的小人有自己的特点。
南方医科大学的曾细花博士对这个实验的观点是:“当孩子把大量经历投入到看电视中时,就会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影响。”
经常看书的孩子是通过阅读文字来获取的人物形象,由于他们看不到文章中的主人公的样子,只能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人物的形象。大脑在这时则会飞快地旋转,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会随之提高。
经常看电视的孩子,思维会被电视的内容规定。当孩子看电视时眼睛看到的东西大脑则不会进行处理,而是会选择接受眼前看到的事物。长时间如此便会阻碍孩子想象力的锻炼。
差别二:视力
孩子在幼年时期眼部没有发育成熟,任何事情孩子长时间去做都会影响视力,电视这种设备的辐射很强,电视屏幕对眼睛的刺激也很大。长时间地看电视会加剧孩子眼睛的疲劳,这就会影响孩子的视力,相信这个危害各位家长都很清楚,我就不过多说了。
差别三:智力
曼菲斯和心理学家在美国《圣路易邮讯报》报道中发表观点 :“只要在电视萤前观看半个小时,人的新陈代谢与智商将减少50%”。
有研究家对人脑中A波与Β波对人脑的影响进行研究。A波则表示与催眠有关的效果,B波则表示人的意识、思考的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人在阅读时脑中会产生大量的B波,但是当人在看电视时脑中的A波数量将会超过B波。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难看出孩子长时间地观看电视对孩子智力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是无法挽回的。
家长们是不是遇到过在厨房叫孩子好几遍,孩子都不理会你的情况呢?
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故意不理家长,而是当孩子观看电视超过1小时后,会对周围的环境感知力洞察力进行削弱,从而不会理会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的注意力,感知力会受到影响,长时间如此还会影响智力的发育。
以上这些危害相信家长们看完都会仔细思考,但是不让孩子看电视孩子就会吵闹,让孩子看电视又怕影响发育。
对于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1、和孩子一起玩:
孩子的天性是玩耍,主动提出带孩子出去玩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对看电视的热情转为和父母玩耍的喜悦。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上班很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但是孩子的早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为工作的繁忙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家长如果实在太忙不能陪孩子长时间游玩,可以选择抽取一点时间和孩子出去逛逛超市,在孩子眼里这都是家长陪伴带来的喜悦。
2、合理安排时间:
0-6岁的孩子视网膜比较脆弱,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6岁以上的孩子视网膜处于发育阶段,观看电视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1.5小时左右,且每隔15-20分钟要向窗外观看20分钟进行休息。
只要合理的控制时间,看电视也会带来好处,适当地观看电视可以缓解孩子的学习疲劳。
3、让好书籍来替代它:
电视中的内容是对书中内容的改编,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习到更好的内容呢?
孔子曾说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的内容是适用于终身的知识,从小陪眼孩子读书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也大有帮助。早期可以买一些带图案的书用来代替电视,时间长了慢慢的把书转换成全文字的书,时间长了家长会发现孩子吵着家长买书看。
为了避免孩子沉迷电视,我专门挑了一本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视的绘本——《学会自己做》。其中《离我远点,电视和手机》专门针对孩子看电视这个问题。
用孩子更容易明白的故事,让孩子懂得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的危害,不用讲大道理,哄孩子甚至使用暴力,孩子就会心甘情愿的放下手机、远离电视。除了防止孩子沉迷之外,《习惯自己睡觉》、《适应集体生活》等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孩子接触现实生活,远离手机和电视等虚拟世界。
教育3岁左右的孩子,绘本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听不懂大道理,但是对故事和图片最为敏感,楠哥给家长们推荐培养孩子好习惯、好性格的绘本——《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
这套绘本包括《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我爱幼儿园》、《我来帮帮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输了没关系》、《知错我能改》、《从小有爱心》、《我真棒》等10个主题,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还能提高孩子的情商。
#育儿有方法##育儿爆文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