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

推荐语:历史之于我们就是一个个片段串联成的回忆,在这个回忆当中,有让我们自豪的场景,同样的也有让我们深感悲哀的场景。每每看到那些英雄烈士的故事,无数过去,就如同浮光掠影一般从我们脑海深处的裂缝当中开凿钻研而出,也是在电光火石般的瞬间,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心间有什么东西在颤了颤,与之同时有一股酸涩的疼痛感,猝不及防地漫上了我们的心头。对于那黑暗的曾经,我们从来都没有正式的去看待过其中的细节,而如今这些都成了我们所缅怀的对象。

国民党跟共产党的恩怨由来已久,其实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能够带领人民走向美好,并且把这份美好不断维持下去的政权,很显然国民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前期在国民党的带领之下,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善,所谓的美好只是假象而已。而现如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证实了,只有共产党的带领才能够让我们走向胜利的曙光对于我们而言,九一八的回忆是痛苦的,因为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而在那时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今天就要大家一起穿过历史的长廊,来揭开这件事情的历史真相。

对于东北发生的情况,蒋介石并不了解

在九一八事变当晚,蒋介石正在江西湖口的军舰上面指挥着部队对红军进行围剿,当时蒋介石根本就不知道东北陷入怎样的局面,直到第二天下午,蒋介石才接到上海发来的电报,那时蒋介石才知道东北出了事情。当时对于东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蒋介石也并不是很清楚,因为不知道事情的整个发展脉络,所以蒋介石只能够就事论事的给张学良发了一份电报询问东北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让张学良做好对外宣传。

在电报当中,蒋介石表示张学良一定要做好辟谣工作,即便透露这件事情真的是张学良干的,也一定不能承认。等到张学良复电之后,蒋介石才知道东北发生的事情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范围。那段日子对于蒋介石而言是个多事之秋,自己不仅要在江西和红军进行作战,另一方面还要对付汪精卫的广州国民政府。

当时汪精卫又拉上了革命先行者公子孙科一起对付蒋介石,在汪精卫的策划之下南京政府颇为头疼,当时汪精卫的目的昭然若揭,他们讨伐的是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当时南京政府也丝毫不卖账,你讨伐我,我肯定也要讨伐你。宁粤战争在月初的时候就打响了,甚至比日本人的行动还要快,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受质疑?

当时国内的舆论已经炸开了锅,中国各地纷纷举行了大规模的反日示威游行。当时老百姓要求政府对日宣传,并且实施对日经济绝交。蒋介石在经历了济南惨案之后,曾挨过日军的飞机炸弹,从那之后他对于日本一直都实行着忍辱负重的政策。那时候蒋介石对外最喜欢说的就是,先搞定内部,等自己胳膊上有了肌肉再去跟别人较劲。

在面对示威学生和群众,蒋介石说出了一句攘外必先安内,想要打发大家回家,可是当时示威的学生和群众都在火头之上,哪里有人肯听蒋介石说的话,大家不但不愿意回家,而差点就朝蒋介石扔一堆臭鸡蛋和烂菜叶了。

那时候的南京政府在群众当中极不讨好,广州政府瞅准了局势,趁这个机会赶紧顺应民意,在民主政治之外还打出了积极抗日的口号。这一下子汪精卫借着机会,嘲讽对于蒋介石不民主,不抵抗。通过这些行为,汪精卫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形象,大受欢迎,还被学生奉为是政治领袖,当时很多学生都要求汪精卫到南京来主持国家大计。

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当时因为满洲事变的策划成功,日本国内学生也拉起了横幅,喊起了口号,举行了爱国示威,当时日本学生一面为关东军的英勇行为欢欣鼓舞,一面又在组织着捐款,义演,慰劳东北前线的爱国将士们。当时日本方面的舆论也一边倒的在称赞关东军的行为是爱国行为,指责政府在实施着软弱的政策,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之下,政府如果不想提前被炒鱿鱼的话,就只能跟军部唱一个调子

无可奈何之下,政府只能改变原有的立场和态度,对关东军进行表扬。当时只要参与了满洲事变的,都得到了加官进爵的机会,日本政府的这种做法更加激化了中日之间的矛盾。从心里说,张学良就是不想扺抗日本的入侵。这里主要有这几个原因;第一他本人认为东北军无论是军事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没有日本人的强,扺抗无益于以卵击石,张学良当时根本就是有心无力。第二,张学良自己的惰性让他不愿和日本人抗争,张学良从小养尊处优,经不起风浪,而且张学良自己也不愿经风浪。第三就是因为东北军是他的最后的家底了,这是他唯一的筹码,他不敢也不想把东北军拼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张学良父亲张作霖的死,彻底把他吓住了,因为张作霖是死于日本人手里,日本人也成了张学良的噩梦,所以他真的不敢同日本人死扛。正是这些原因,才是让他放弃了东北的真正的理由。

总结:虽然当时张学良心里面有一百个,一千个心思不愿意同日本人打仗,但由于国仇,家恨系于一身他,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放弃扺抗,放弃东北,那样的话,他就会被世人骂死,唾沫星子淹死,更要命是有可能他所倚重东北军,因瞧不起他而离心离德,背他而去。正在两难之际,蒋介石给他抛来一根救命的稻草,让他就坡下驴,正好把不抵抗做法完全推给蒋介石,让蒋介石替他背黑锅,这才是张学良真实的想法。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参考文献《九一八事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56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