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开宝马?”树立孩子的金钱观,到底有多重要?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开宝马?”树立孩子的金钱观,到底有多重要?

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孩子童言无忌地问:

  • “为什么XX 家开宝马,而我们家却不开呢?”
  • “为什么别人家住那么大的房子,而我们家没有呢?”

每每听到孩子问这样的问题,许多父母都觉得十分尴尬,不知道如何回答。

其实,在孩子的眼中,看所有事物原本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对贵贱也没有什么概念。如果某一天孩子向大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身为父母,也无需逃避。孩子的认知启蒙均来源于父母,父母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01、孩子为何会问这样的问题?

百度贴吧上曾有一个大学生这样吐槽,招来评论区骂声一片。

看到这个孩子的吐槽,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太不懂事,不懂得感恩,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孩子的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看出,对孩子而言,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是可以满足的。但社交需求与尊重需求,如果孩子没有受到正确的三观引导,就会极易因为父母没有开好车,没有住大房子,穿着打扮土气来自农村而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长期下来,这种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还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与心理。

  • 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差,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不满。
  • 孩子开始有虚荣心,好面子,甚至说谎来满足自己的面子。
  • 在学习上分心,学习成绩下降。

02、孩子问题的背后透露着价值观

现代社会的家长们都十分看重孩子的教育,花高价让孩子上各种培训补习班,只为孩子将来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学校。然而,无数的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教育,尤其是金钱观的培养。

现实社会中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不仅让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空间也跟着扩大了。从前老一辈信奉的金科玉律,在如今的一代中已很难见到。

现在的孩子,极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正确的判断。

甚至包括许多家长,信奉的都是金钱至上理论,认为唯有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奢华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家长的这种观念,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让孩子养成了攀比心理,追求美貌,对明星执迷,认为有钱就能拥有一切。

所以,对现阶段的孩子而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非常重要。它能让孩子正确地看待事物,自己和他人,有清晰的价值定位。

03、如何回答孩子们的这些问题?

如果我们的孩子也向我们提出同样的问题,我们也无需回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予孩子解答。

1、给孩子正面的解答

当孩子问到父母为什么别人家开豪车,住大房子,我们家却没有这个问题时,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孩子。

  • 比如:我们家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起一辆车,所以我们还没有买车。你愿意少吃一顿零食,和爸爸妈妈一起努力买一辆车吗?
  • 比如, XX 家开的是宝马,我们家开的是XX 车,它们都是车呀,只是个出门用的工具而已,品牌不同罢了。因为我们大家的选择不一样。
  • 再比如,抛出一些问题,引发孩子的思考。“你也想买宝马吗?那你觉得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怎么努力呢?”

2、告诉孩子,通过努力,我们会有更多选择

当孩子问这样的问题时,内心是充满好奇的。此时此刻,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些道理,世间万物并非凭空而来,我们所获得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

比如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努力赚钱后得来的。

比如我们吃的每一粒米,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植出来的。

曾经一位新加坡上市公司总裁就这样教育女儿的,他们每天给女儿10元新币,刚好够孩子们在学校吃饭和交通费。如果她们想买衣服或其他东西,必须要在假期打零工赚钱才行。

虽然家里有车,但他们从来不用来接送孩子,而是让孩子们每天去挤公交车。

直到有一天,小女儿这样问妈妈,为什么你能坐宝马,而我却只能坐公交车呢?

妈妈回答她:“因为宝马是我的,不是你的”。

任何东西的获得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唯有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通过劳动,也会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3.趁此机会,和孩子共同探讨金钱的问题

身为父母,不仅要带孩子正确认识金钱的价值,还要让孩子知道,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在许多人的眼中,明星赚钱多,花起钱来也是毫不手软。然而并非所有的明星都是这样,小S就是个例外。

荧幕中的小S大大咧咧,说话直来直往。生活中的她却是一个出了名的节俭狂人。一个帆布背包用了十几年,不仅如此,小S在生活中还限制自己的孩子买衣服不可以超过1000元。在她看来,孩子年龄还太小,身体长得快,衣服买回来很快就不能穿了,因此她认为孩子无需在物质上大手大脚。衣服能穿就好,买贵的衣服不值得。

《富爸爸穷爸爸》中说: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会有其他人取代你,这个人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故事来和孩子探讨金钱问题。

因为绘本故事简洁,易于孩子阅读和理解,色彩鲜艳,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

在此,我推荐几本十分合适与孩子共读的绘本。

(1)市场街最后一站》

这本书在2016年同时获得世界少儿文学顶级大奖纽伯瑞金奖与凯迪克银奖。故事内容几乎击中了所有看过的,中国家长们的心。因为这是一个隔代养育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小杰的男孩,他出生在底层社会,家境贫困,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

小杰每天总是爱和奶奶抱怨:

为什么我们下雨的时候还要等巴士?

为什么我们没有私家车?

为什么我没有一个ipod?

每每听到小杰的这些问题,奶奶总是很耐心的给予他回答。

“树也口渴了,你没看见它在用吸管喝水吗?”

“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大巴士了”

“你面前就有一个伟大的演奏家,你为什么不让他给你演奏一曲呢?”

奶奶教会了小杰换位思考,从其他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美好,用心去发现身边的美。正如奶奶所说的,“小杰,当年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也许孩子现在还很难理解奶奶的话,但奶奶却在用心在感化小杰。她将小杰带往市场街的最后一站——爱心厨房。在那里,奶奶带着小杰一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对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价值观培养方式。

(2)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3:正确的金钱观》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儿童金钱观培养的指导全书。

书中借用了商业训练的理念,旨在训练孩子的自律能力。孩子生活在富裕的时代,从来对金钱就没有任何的概念,也不懂得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总是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就想要大人买,甚至为得不到东西而撒娇、哭闹不止。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金钱,让孩子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让孩子学会如何合理分配,通过让孩子有偿做家务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3)《反溺爱》

许多家长认为钱最容易宠坏孩子,又不好意思跟孩子谈钱,也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谈钱。其实,通过这本书,家长会知道钱是中性的,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工具。

这本书为父母们提供了财商启蒙的使用指南,用9堂财商课+60个真实案例+10个财商培养方法+9个亲子练习,来教会孩子财富知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绘本。

9个关于金钱观的讨论,教会每位父母如何进行财商启蒙。

  • 第一课: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
  • 第二课:如何开始和孩子谈钱
  • 第三课:如何给孩子零用钱
  • 第四课:如何让孩子聪明消费
  • 第五课:如何让孩子不重视物质
  • 第六课:如何和孩子谈捐献
  • 第七课:为什么孩子得工作
  • 第八课: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 第九课:多少钱才够

60个真实案例,帮助家长理解和学习财商教育的核心。

每个案例,都可以帮助家长回答生活中时常被孩子问到,却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

4.身教更重于言传

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写道:价值观不能直接传授。孩子只会被那些他们爱戴的、尊敬的人同化,通过模仿他们,孩子们吸收了他们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孩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

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不能再用绘本来打动孩子后,家长更多要做的就是生活中的言传身教。

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才能通过行动去影响孩子。

  • 想要孩子好好刷牙?自己去享受刷牙的美妙过程。
  • 想要孩子专心吃饭?自己去享受食物的万千滋味。
  • 想盯着孩子写作业?自己去拿起本书享受阅读。
  • 想要孩子热爱运动?自己下楼去跑两圈。
  • 想要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自己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用行动给孩子做榜样,身教更加重于言传。

优秀的父母,孩子也会变得优秀。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您关注、评论、转发、点赞和收藏,您的每一个小小动作都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优质作品!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020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