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张屹鹏
[懂车帝原创 行业] 编者按:2020年的“海雨天风”中,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数十年未有之变局”。车市连续两年负增长,新四化转型压力倍增,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一系列变化,让中国汽车品牌前行之路满是荆棘。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汽车工业也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变局里保持定力,挑战中寻求机遇,史无前例的考验当前,需要中国汽车从业者做出历史性的抉择。正值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懂车帝特推出系列策划报道——“决胜2020”,此为第二篇:《“战疫”当仁不让 中国汽车企业发出最强音》
疫情的出现,让今年的“两会”注定不同寻常。
持续数月之久的疫情犹如一场连夜雨,让中国汽车产业受到强烈冲击的同时,也浇灌出了坚韧的美丽花朵。转产防疫物资、研发防疫车型、组建保障车队、慷慨捐款捐物等声音不绝于耳,整个社会都感受到了中国汽车品牌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发出了抗击疫情的最强音。
在万众瞩目的“两会”到来之时,中国汽车品牌的这场团队“战疫”,值得复盘、值得铭记。
转产防疫物资,“特供”抗疫车驶出
疫情期间,“一罩难求”成为了人们口中最常聊到的话题。在捐款1000万元并追加捐赠100多万元紧急医疗物资后,2月8日比亚迪宣布,自产口罩和消毒液即将量产出货,口罩产能为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大,接下来我们还有大量的自产口罩将陆续捐赠给全国各地的医院、政府等抗疫前线。”比亚迪公司相关负责人曾称。
在这之后,比亚迪并未将这些珍贵的防疫物资摆上货架,而是陆续捐赠给抗疫一线。2月24日,比亚迪为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深圳市公安交警捐出5万只口罩;3月1日,比亚迪在了解到安徽省无为市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后,于当日向当地捐赠了15万只自产口罩。
接收到口罩后,无为市副市长朱本芳表示:“在防疫最吃紧的时期,比亚迪公司给无为捐赠15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这一批批爱心捐赠物资,积沙成塔,情暖一线,彰显了比亚迪公司心系无为、关心无为的大爱之心。下一步我们将口罩尽快发放给困难群众和防控一线,有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多人对比亚迪的“高效转产”感到疑惑。
据悉,“比亚迪牌口罩”由位于深圳宝龙工业园的比亚迪第九事业部负责生产,该部的一大主营业务即为EMS(电子制造服务),涉及精密制造等领域,主要服务客户有华为、联想、三星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换句话说,比亚迪第九事业部本身就拥有强大的代工能力。
“一条口罩机的生产线,各种齿轮、链条、滚轴、滚轮大概需要1300个零部件,其中90%都是比亚迪的自制件。”比亚迪总裁办主任李巍表示。
从一开始,比亚迪就组建了相关研发团队,成立了由王传福任责任人的专项小组。从那之后的一段时间,泡在实验室、调设备、盯产线,成了王传福的工作日常。“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应该站出来,动用一切力量援产口罩。”
比亚迪官方给出了一组数据,“用3天时间画出了400多张设备图纸,7天时间完成了口罩机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而在市面上,造一台口罩机,快则要15天,慢则要30天。”
同时,负责消毒凝胶研发生产任务的比亚迪中央研究院,用6天时间完成了比亚迪医用级免洗手消毒凝胶的产品研发,8天之后产品量产下线,于2月16日当天发运至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手中。不到两周,比亚迪完成了正常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
除比亚迪外,转产防疫物资的自主车企还有广汽集团,从2月7日启动制造口罩项目到正式批量生产,仅仅同了13天。2月20日,五条生产线同时开启,产能25万只/天。
量产当天,广汽集团向广州市慈善会捐赠了100万只首批自制口罩,通过广州市慈善会捐赠给医务人员、广州援鄂医疗队员家属、市内贫困孤寡老人、公安干警、基层社区干部、防疫志愿者等。
不过,全面抗疫的同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广汽集团称,有部分渠道和个人以销售广汽自制口罩谋取利益。对此广汽集团发布声明:广汽自制口罩将由广州市政府统筹,不对外零售,也未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单位或个人)进行销售。
广汽集团表示,广汽自制口罩将优先支援医疗、公交、出租车、地铁等防控疫情和公共服务的一线人员使用,还将提供给广汽集团员工以及广汽旗下整车品牌的车主、上下游合作伙伴等使用,以保证工厂复工复产、向客户传递暖心关怀。
除了转产防疫物资,自主品牌在抗疫车的研发制造上要更贴近“老本行”。
3月9日,北汽昌河发布了5款“卫健”物流车,分别为北汽EV5紫外线消毒车、北汽EV5疫苗冷藏车、北汽EV5负压消毒车、北汽EV5医疗废物转运车,以及福瑞达K21医疗废物转运车。官方表示,这5款车是北汽集团基于本次疫情,专门针对专业运输的不同领域,进行定制化制造和改装后而推出。
以北汽EV5负压消毒车为例,该车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可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人员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
同时,北汽EV5负压消毒车在消毒版车型配置下,还增加了负压系统装置。负压系统对飞沫及生物气溶胶同时具有高效净化能力,具有微生物原位灭活功能,对过滤单元上截留的病原体快速灭杀,以防二次扩散造成危害。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认为,企业不仅要有个体免疫力,还要有伙伴协同战斗力。疫情期间,北汽集团上下围绕保供、生产、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补缺口、强弱项。协同全产业链生态携手抗疫,才使得我们共度难关。
保障车队,员工志愿抗疫
在疫情期间,有一个名词在防疫过程中出镜率很高,即“保障车队”。
汽车是武汉的支柱产业,而总部位于远近闻名的“中国车都”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汽车,聚集了每一个汽车人的目光。这家企业,拥有超过16万名员工,其中超半数在武汉工作。
在武汉,东风汽车旗下出行平台东风出行组建了由1000辆车(包括网约车700辆、出租车300辆)组成的社区保障车队,根据指挥部要求,为定向社区提供免费服务。东风出行应急车队承包了汉阳、硚口、江岸三区共280个社区的服务,车队规模和服务范围占全市四分之一。
1月25日,有300名“东风出行”司机报名应征组建起应急车队,陆续深入到汉阳、硚口、江岸三个社区进行服务,护送医护人员到一线。1月27日,50名在武汉的员工组成“东风出行员工先锋队”,补充到汉阳、硚口、江岸三个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送菜、送药、送餐服务,解决居民实际的生活难题。在十堰,东风出行先期组织30辆应急车队,满足十堰城区交通需求。
李珺是东风汽车的一名普通员工,在看到“成立东风出行应急车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第二天,他被分配在运营调度小组,共有4人,主要负责武汉市硚口区和汉阳区两个社区的车辆和司机调度及协调。
“每天早上8点,我们依次穿戴好防护服、口罩、防护帽、手套,就开始更新当天司机出勤情况,并及时跟社区街道对接,询问他们的用车情况,迅速联系相应的司机前往。”他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多,和同事基本都在协调社区用车。“中午快速吃一桶泡面就继续工作,我们都尽可能地少吃东西,少喝水,少上厕所,这样能减少与病毒接触的机会。”
李珺说,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住在外面,因为担心把病毒带回家,到今天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但家人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这样的东风人,还有很多。这样的企业,也远不止东风一家。
1月28日,长城控股旗下欧了出行成立“欧了出行抗击疫情应急保障车队”,与交通主管部门、运输管理机构建立了即时沟通渠道,司机们24小时随时待命,为医护人员、指挥部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仅仅过了一天,吉利旗下出行公司曹操出行也宣布成立了上百人的“应急防控保障车队”,在每个社区配备3-5辆应急保障用车,交给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为武汉各社区生活不便的居民免费提供送餐、送菜、送药等居家服务,并帮助必须的非发热疾病紧急送医。
此外,曹操出行A轮投资机构天堂硅谷和硅谷天堂出资共100万元,用于支持曹操出行应急防控保障车队为武汉指定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出行服务。
写在最后:
当然,还不能忘了众多车企的捐款捐物,尤其寒冬之下很多传统车企面临困境、新造车企业刚刚进入市场的背景下,大家可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国内疫情稳定后,自主品牌在全球抗疫中贡献的力量更加值得尊敬。据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2.9万辆,同比下降5.6%,成为今年走势最强的月份。在春暖花开之时,正如徐和谊所言,疫情期间,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作用更加凸显,应该看到除了启示,还有机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