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经历坎坷,嫉恶如仇
韩先楚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当过放牛娃,后来长大后又在武汉打过短工,早年的底层生活经历,使得他明白了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困难与不幸,底层劳动人民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性格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些早年的坎坷经历对他以后的人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使得他对一些不公不平的事情格外愤怒,因此,在面对不公平的事情时,他的脾气总是火爆的早年的生活经历不仅造就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有勇有谋,敢为人先的性格。
这种性格使得韩先楚在战场上打仗时绝不含糊,勇于冲锋陷阵,在独树镇一战中,他率领部队突破敌人的层层阻拦,与敌人肉对肉、血对血地打了一场恶仗,也正是这一仗,使得他一战成名。
在后来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中,韩先楚立下无数战争,他所带领的部队也成了敌人闻风丧胆的“旋风部队”。
同时在官场上,韩先楚骂起人来也同样不留情,无论对方是多大的官职,背后有什么样的后台,只要遇见了不公平的事情,尤其是牵涉到老百姓的事情,韩先楚从来都不忍耐,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
就算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他也毫不在乎,韩先楚的正直不仅体现在作战和为官,也体现在他对正义的坚持上,在特殊年代,韩先楚在兰州军区任职,当时刮起了一阵批判的黑风。但是因为他的坚持,兰州军区始终顶住压力,坚决不在部队上胡乱批判。
对此,江某人曾经咬牙切齿地批判韩先楚说:“军队有两霸,一是许将军,二是韩先楚。”因此连一向心高气傲的许将军,对韩先楚也是非常的敬佩。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在战场与官场都令敌人无可奈何、闻风丧胆的铁血将军,在面对老百姓时,却是另一个模样,在面对老百姓时,人们在他的身上丝毫看不出开国将军的威风来,取而代之的是对广大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尤其是对农民兄弟,他是怀着很深厚的感情的。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建国以后,韩先楚忙于公务,很少回到湖北老家看看,但他的心里始终记挂着家乡的亲人与乡亲。一次,韩先楚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湖北红安吴家嘴子村,在回家探亲之余,他还想再和乡亲们拉拉家常,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
这下可忙坏了当地的领导,不管是红安县还是公社,上上下下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生怕有什么地方伺候的不好,丢了自己的铁饭碗。韩先楚本来是想自己去乡里随便转转,找乡亲们了解一下当地的生产生活情况。结果时间都被红安县的领导占去了。
韩先楚看到这种情况后,很是不高兴,就当众回绝了那些人的安排说:“我回来不是享福的,你们安排的我不去。”说完这话后,韩先楚就自己在村子里随意找了户人家住下了。
这户人家的主人,叫做闵永生,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看到开国上将住到自己家来时,内心又既惶恐又激动,想要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但是把自己家里搜罗了一个遍,找到的只是黑乎乎的窝头和泡了很久的咸菜丝。
也不能用这个招待开国上将啊?所幸还有一只老母鸡,那是留着下蛋换盐和一些生活物品用的,于是闵永生决定狠狠心,把那只母鸡炖了。
韩先楚在环顾过闵永生家的环境后,对他家的情况已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看到他抱着鸡要去杀,就连忙阻止他说:“我千里迢迢回来,可不是为了吃你们家鸡的,你们吃啥,我就吃啥。”
在拉家常时,虽然韩先楚一直在安慰闵永生,可他还是一副心事重重,不敢说话的样子。
看到这种情况,韩先楚觉得里面肯定存在着什么问题,于是就特地拍着闵永生的肩膀,跟他打了包票:“有我在,你放开胆子说就行!谁敢为难你,我就饶不了他!”有了韩将军的这句话,才让闵永生心里真正有了底气,向他诉起了苦。
原来,在劳动分配时,当地的公社一直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像闵永生这样真正干活,累死累活干一天还不如公社干部每天“划划水”得到的公分多。
这种现象,在当地存在了很久,但从来没有谁愿意出来管一管。听完这话后,韩先楚略一思量,在心里拿定主意后就握了握闵永生的手,让他放心。第二天,韩先楚找来了当地的公社干部,一见到他们,就开门见山,下命令说“现在需要精简一批干部!”
这些人听到后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事,又不敢多问,怕触了霉头,只好连连答应。但在具体执行时,又犯了难,韩将军只是让精简干部,但具体精简多少,怎么精简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自己做主怕激起其他人的不满,但是又不敢不执行命令。
就只好硬着头皮去问精简多少,结果韩先楚看了当地的领导一眼说道:“精简到老百姓不叫苦为止!”
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抵御外来侵略者时,韩先楚穿上戎装,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在和平时期,他走进寻常人家,聆听百姓心声,为民请命。这样的将军在战场上对待敌人时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在生活中,对待农民兄弟时,又有着溪水般的柔情。
但无论将军是什么身份,无论是为军人、为官员还是其他,这些老一辈的革命者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当初走上这条路的初心,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百姓谋利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