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ika (文章已获授权,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
这两天,一位因睡训离开这个世界的小天使,炸开了母婴圈,也让我遭受了重击。我心里深处的伤口又在隐隐作痛,想起了两年前给儿子睡训那崩溃的一周。
我既经历过睡训,转变后又一直在践行亲密育儿,我觉得应该为反睡训发声。写这篇文章,我的内心非常煎熬。我手机录有一段娃当时哭的声音,跟队友当时的讨论、和医生的对话也没删,我留这些东西就是要提醒我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对宝宝做过的蠢事。
那些记录,两年多以来,我一直不敢再触碰,因为睡训也伤害了我作为母亲的本能,直至这次决定鼓起勇气为反睡训发声,才敢翻查这些记录。我内心非常回避这些东西,所以这篇文章我断断续续写了很久,每次要提笔,我就三心两意去刷微博、吃零食、做别的事,缓一下写一点。我与娃现在的连接有多紧密,这伤害就有多深。
关于睡训的拆解我不想多说了,@杰德皮、@刘子墨、@大湿兄口碎榴莲三位的微博有非常详尽的资料。这次我就说说我个人从机械科学育儿到亲密育儿的转变,以及在这条路上的经历。如果你是以X土、X暖为代表的睡训派以及主张给孩子训练吃喝拉撒的机械科学育儿派,笃定她们并非全然错误的,不适合阅读本文。
这篇文章,是写给对亲密育儿仍有疑虑的新手妈妈,如果你还在各种主流育儿术中摇摆不定,可以看看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进机械科学育儿的怪圈,又是如何悬崖勒马,一步一步从泥淖里走出来,或许你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PS:文中所指的睡训,包括但不限于各种针对婴幼儿睡眠的、违反婴幼儿本能的、无视婴幼儿需求的机械化调整,例如哭声免疫法、嘘/拍等睡眠引导法等。
月子
我的宝宝出生于2017年年底,被确诊为轻度地中海贫血。由于流产过一次,产前我多数都在阅读怀孕、生产以及如何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完全没有考虑过亲自照顾一个新生儿会面临什么情况,育儿知识几乎空白,也不懂母婴链接。
儿子出生3天后,我俩就住进了月子中心。由于我坚定要母乳喂养,月子中心的人就教我白天宝宝饿了先亲喂,再用奶瓶补饱。宝宝的吃喝拉撒都有人照顾,晚上也睡在婴儿房。而我,白天隔三差五地被产康项目搅扰,每隔2-3个小时重复“挤奶—洗奶瓶—消毒奶瓶”这些工序。月子里很少抱宝宝,他一晚都没有睡在我身边过,不敢想象小小的他在婴儿房哭闹的时候,护士有没有好好照顾他,这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
就这样,直到出月子后我的育儿知识还是空白。在月子中心我是不可能学到正确的育儿知识的,因为月子中心本质是追求高效利润的机构,而且不是一对一服务,想兼顾妈妈的休息和宝宝的照顾,只能母婴分开。
这样切断了母婴链接,妈妈只能频繁挤奶以防堵奶以及保证宝宝的口粮,失去锻炼识别宝宝讯号的环境,宝宝一哭闹,焦虑的妈妈会着急寻求快速解决的“术”,再加上网络上大多数育儿知识都是把新手父母和老人的育儿对立起来,焦虑的我分辨能力很低,就这样一步一步陷进了机械科学育儿的怪圈。
睡训
出月子后,每逢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会恶补相关知识。但我从没想过,我从一开始站错立场,后面所做的事情都是事倍功半。
我考虑的都是我自己,我觉得我好累,睡不够、堵奶好痛苦、整天带娃连刷手机都没时间。焦虑蒙蔽了我作为母亲的本能,我没想过那个还不会说话、软软的、小小的他,有什么心理需求,没想过他的那些表现不过是成长中很自然会发生的现象。
我渐渐跑偏到改造娃的路上来了。
亲手上阵的日子里,第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娃的睡眠。白天小睡短,沾床就炸,晚上一两个小时就要起来吃奶一次,总之几乎就是要挂在身上。我总以成人的睡眠模式去衡量小婴儿的睡眠模式,妄想在娃睡着后能够刷刷手机,做点自己的事情。
我在网上搜索婴幼儿睡眠相关知识,首次接触到X暖的东西。看了她微博置顶的文章,加了客服号,咨询排单已经排了半年,作罢。
后来听说我们市里有一个公立医院的儿保科主任,是本地育儿红人专家,私人一对一咨询服务200+元/小时,立马约上。通过咨询和买睡眠课,获得的信息是,孩子在2月龄左右有个训练黄金期,这个时期训练成功率高,没有创伤,训练的方法就是哭免的鸡贼变种,白天抱睡奶睡如常,晚上做睡前仪式,到点关灯,奶迷糊放下,中途哭闹可以安抚,不哭了就放下,总之不能在怀抱里睡着,一般一个星期内哭的频率会逐渐减少至不哭。
医生还说了,睡训不是非要做,孩子本身很天使不用训,妈妈能受得住累也不用训,都是看个人选择(呵呵,很温和、很熟悉的配方是不是?)焦虑又疲惫的我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在孩子刚满2个月时就开始执行。
第1第2晚娃哭了半个钟,声音都哑了,我在旁边任自己百爪挠心却不敢碰娃一下;第3晚抽泣了几声,没哭,黑暗中扭动了很久才睡着,我以为起效果;第4晚断断续续哭7分钟,也是扭动很久才睡着;第5晚不哭,同第3晚;第6晚哭了10分钟我受不了,解开襁褓才发现是漏尿了,而且挣扎出满身大汗,收拾好后哭了十几分钟才睡去。第7晚哭了20多分钟后我彻底受不了了,赶紧抱起来奶到睡着再放下!
睡训到此失败。
白天我给娃做“吃—玩—睡”的EASY模式,这个是在X暖的微博上看到的。当时是看到X暖写,当娃能建立起这个模式后,妈妈就更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利用娃睡着的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
哇!能有自己的时间,太诱惑了!赶紧实施起来!娃吃完奶不管他昏昏欲睡,搓耳朵、弹脚丫各种骚扰,想逗他玩,结果人家该睡着还是睡着。睡觉时掐着时间,睡得太短,焦虑,嘘拍接觉;睡得太长,焦虑,睡多了晚上不睡觉咋办。
睡醒之后也不管娃是怎样状态,就赶紧塞奶,结果人家吃两口就咿咿呀呀想玩,我又焦虑了,待会饿了又要吃怎么办。总之,害怕一切会打破EASY模式的突发事件,焦虑得不行。
还有接觉。不光是X暖,网上很多知识,包括很多医生都说,排除吃不饱的缘故,新生儿白天一觉都应该能睡1-2个小时。所以接觉这个伪概念又入了我的脑,最极端的一次是娃睡了十几分钟后将要转醒,我蹲在小推车旁边嘘拍50分钟想给他接觉,在这过程中任凭我拍烂手掌,娃就是越来越清醒。
(请看下一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