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逛完日本都是猪的神社,我想起中国的传说:龙真是猪变的?

逛完日本都是猪的神社,我想起中国的传说:龙真是猪变的?

每一次去日本逛神社,都让人感叹日本人脑洞的神奇。因为相信万物有灵万物皆可拜,所以供奉的可以是天皇可以是学神怨灵,但是如果看到了兔子和狐狸,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但在京都二次逛建仁寺,看到野猪登上神坛,身姿挺拔骄傲成了神社主角,还是没忍住腹诽:这次到底是在搞什么?



骑猪的神仙和管讨债的小猪

这个地方叫做摩利支天尊禅居庵,第一次来的时候,直奔着建仁寺本堂去了,这次特意找过来,才发现它在建仁寺的一角。



守门的猪猪是石头做的,挺着大肚皮雄赳赳气昂昂,;走进内部,神社两侧是猪护法,毫不吝啬地展露出獠牙;搭在亭子里的那一座,最为有人气,旁边围了一群粉嫩嫩的小猪签。



小猪能够封神,因为它是摩利支天尊的坐骑。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这神仙怕是不怎么靠谱,挑个麒麟老虎甚至飞龙多威风啊,怎么就选了猪呢?难道他和哪吒里骑猪出场的太乙真人一样,扮演的是搞笑担当?摩利支天尊的故事和中国有关,传言元代时期,他骑猪而来,动员中国的禅师去日本弘扬佛法。禅师便用泥土做了一尊佛像,随身携带,去日本的途中遇到风浪,抱住佛像得以安全抵达,倒也像是真应了天尊要保佑他的承诺。后来这位中国的禅师圆寂在建仁寺禅居庵,就有了供奉猪猪的传统。



相比其它人气鼎盛的神社,这边很是冷清,全程只看到两三个欧美人。日本人如果丢了东西,多会来这里拜一拜,传言小猪就是专门负责这一卦的——帮忙讨回欠款和找丢失的东西。这边的御守有着护身的功效,很多人也会来这里求个开运;看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圆滚滚的小猪,都是福气的象征。


双龙图,龙有一副猪鼻孔

本来在这里走一圈就要走了,但是建仁寺的秋色很是迷人,建仁寺是京都寺庙里和中国渊源极深的,唐风气韵十足。走到本堂,发现写着“双龙图开放”的字样。上一次来建仁寺,就是为了双龙图:双龙绘于天花板上,抬头仰望之时,仿佛风雨欲来。双龙由日本画师海北友松所绘,用的正是中国宋元画技法。



第一次看双龙图时,只是折服于它的气势,这次却觉得不对劲,这龙怎么长了一副猪鼻孔?难道是看了太多野猪,看什么都像猪。拿出一些龙的图案对比,这双龙鼻孔格外大,还画着两个大孔,像是生怕人认不出来。恰好那段时期刚去过中国国家博物馆,记得中国第一龙,就是以一副猪鼻孔出名。



按图索骥,还真找到了猪变龙的传说,正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龙在中国传说里,本就是多种动物的混合体,传说最多的,就是龙是蛇变的。但这猪和龙的体型差别这么大,一时半会还真联系不起来。最早的猪型原龙出土于内蒙古,距今超过六千年,猪龙纹的表现就是,龙的头部“吻长伸、牙翘起”,酷似野猪。有专家认为,龙正是以猪为原型的神话动物,至于身体修长,那是古人关于原始生物胚胎的幻想。



查到这里,突然觉得摩利支天尊也许并不糊涂,人家的坐骑威风着呢,特别是发现下一条,其实雷公最早的原型也是猪。古书中有“雷公豕首麟身”的记载,就是雷公最早长了野猪的脑袋,才不是现在这样尖嘴猴腮。碰巧的是,建仁寺恰好也有一副风雷神图。


风雷神,雷神也和猪有关?

建仁寺这一幅风雷神图是俵屋宗达的复制作品,正品收藏于博物馆。俵屋宗达的画风大胆豪放,上面的风雷神身姿活跃,隐隐要从画面上飞出来。风雷神在日本很有地位,东京最古老的寺庙浅草寺有个景点叫雷门,正是风雷神镇守,有着穿过雷门就能风调雨顺逢凶化吉的传说。日本风雷神的形象不少,但俵屋宗达所画的,是后期露脸率最高的:不光在日本交通卡上出现,在日本动画里提到风雷神,也是拿这一组形象出现。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雷神的鼻孔也很大,就像是从野猪身上移植过来的。日本关于风雷神的想象,起源自唐朝文化输入。如此看来,这些巧合并不是无心之举,而是复制了唐朝时期的文化。雷公负责的工作,和负责下雨的龙王,好像重合度也是很高?《山海经》中说,龙是雷电的化身。



不管如何,龙呀猪呀雷公呀,总有扯不开的渊源,也许它们本是一体呢?猪在神仙界的地位排名可能并不低,龙王也许都要叫它一声祖宗;猪的形象出现滑坡,就要怪蠢笨的猪八戒,直接从威风风的天蓬元帅,坠落人间,把猪神的形象败得一干二净。


以上观点纯属猜测,猪神没有给我广告费,龙王看见别生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6743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