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沈腾:我很懒但我很聪明

沈腾:我很懒但我很聪明



最新一期《王牌对王牌》节目,沈腾和杨迪一组,回答沈腾的特征时,俩人脱口而出:懒。

沈腾不爱动,懒,生命在于与静止。

从他越来越宽的身材上也能窥见一二。

甚至,跟女友十二年爱情长跑,被问如何坚持时,回答也是懒得换,太费劲了。

但沈腾自从2015年之后,稳坐“叔圈”,且越来越被大众喜爱,肯定不是一个“懒”字可以概括的。

01

从小,沈腾就是一个顺从的孩子,懒得折腾。

写作业背书,妈妈就在旁边陪着,压力大又烦躁,更别提能不能学进去了。

叛逆期,更加不喜欢父母管着自己,但内心一万个不喜欢,也都暗自压下。

高考时,听从父亲和姐姐的安排,填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对他而言,毫无特别可言。

虽然报考军艺并非他百分之百的意愿,但是他很诚实地承认,那时的自己,对未来更加没有规划和主意。

而他的父母,在沈腾考上军艺的1999年,就全家搬往北京。

为了更好地照顾沈腾,直接在学校经营餐馆。

基本上,从小到大,沈腾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没吃过什么苦。

他在《鲁豫有约》上吐槽自己谈资太少,既没住过地下室,也没为了省钱只吃泡面,讲起来不励志。

即便做演员,一毕业就找到自己舞台的沈腾,也从不跑组。

懒得折腾的他,比起大部分靠跑组接戏的演员,实在幸福。



或许,是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所致,沈腾对一切都漫不经心。

对于一定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种使命感,他从来没有过。

小时候,对背书就有阴影,长大后,沈腾果然记不住台词。

但他说:

“我绝对代表不了励志,但不能忽略我的聪明。“

02

沈腾的聪明,在于表演上。

他稀里糊涂的上了军艺,对表演也一知半解。



沈腾讲过,他曾经拍过一部电视剧,拍的不用心,表演靠小聪明过关,但即使这样,导演居然还很喜欢他。

对表演真正开窍,是大三那一年。

沈腾跟着学校下基层部队演出,编排了一个喜剧表演,没想到获得了观众和老师的一致认可,回学校后,老师让他做了表演课的课代表。

直到这一刻,他才开始领悟表演的魅力。

他也从一个从小学习并不冒尖的学生,一下子成为专业能力突出的好学生代表。



从此,他爱上了表演。

从此,父亲逼他选择的道路成为他自己主动追寻的道路。

他沉浸在表演的快乐当中。

“我是一个没吃过苦的人“。

一是生活上,他没吃过苦。二是,专业上,他也没吃过苦。

没日没夜的排练他有过,抓耳挠腮的创作他也有过。

但在他的主观意志里,这不叫吃苦。

“我太快乐了“,这是沈腾对表演的认知。

毕业后,没考上体制内的话剧院、文工团,沈腾去了刚成了不久的开心麻花团队。



话剧舞台,直接面对观众,记不住词是会出大事的。

沈腾就记不住。

但沈腾的厉害之处,在于即兴。

他演一百场,一百场的台词都不一样,但毫无破绽,有时候,很多金句和笑点,都是从临场发挥的台词中得来的。



他脑筋灵活,不是一般人能比较的。

《演员的诞生》里,沈腾助演。

公交车上,宋轶表演一个腿脚不便的人,站在沈腾旁边,暗示让座。

沈腾就是不起来,但肢体语言开始了。



双手比划掌握方向盘,嘴里说着“坐稳了”。

人物关系一下子就出来了,他是一个司机,所以不让座多么合理!

章子怡被他逗笑到不能自已。



03

沈腾在喜剧方面的天赋,让他在徐峥之后,又立起了一座山头。

香港喜剧导演王晶去年上《圆桌派》时,对沈腾都是夸奖,认为是内地喜剧标杆。

而这一切的开端,要追溯到2015年国庆档的《夏洛特烦恼》。



那时,沈腾马丽已经多次上过春晚,有名气,但角色标签太重。

尤其是沈腾,观众见到他,大部分都会喊他“郝建“。

但是夏洛出现了。

沈腾和马丽在线下路演,一站接一站地接受采访。

对于票房,他们很保守。

沈腾说:“如果有一亿,我们就要大庆祝了“。



毕竟那时,除了李立群以外,其他演员几乎都叫不上名字,而同期,又有多部大片竞争。

但这部投资2000万的电影,却狂揽近15亿票房。

从此,沈腾接受采访,再也没有被问“如何看待‘郝建’这个标签“之类的问题了。

此后,《西虹市首富》25亿票房再一次推高沈腾身价。

用沈腾自己的话来说,很多制片方几乎是“生拿钱砸“,请他去拍电影。



但他没有动摇过,怕乱接戏砸了自己的招牌。

毕竟,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我不想成为一个高产的演员,现在生活无忧是肯定的了,不会再为生活去做一些不择手段或者是吸金的事。我觉得对我来说,太早了。“



04

由于和贾玲搭档主持《王牌对王牌》,沈腾和贾玲也持续被观众喜爱着。

喜剧界的两大女神贾玲和马丽,都成为沈腾的荧幕CP,且都空前成功。



沈腾成为观众心中“长在笑点上的人”。

任何节目有了沈腾,观众都愿意多看两眼。

但对沈腾来说,他不仅满足于“笑”。

他在很多场合都说过,是“演员”而并非“喜剧演员”。

他也尝试了《飞驰人生》这类相对严肃的戏。



演技没话说,但内地喜剧电影才发展起来,补位成功的沈腾,“喜剧”这个标签,如当年的“郝建”一样,一时半刻,是摘不了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6372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