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到嘴边,最终没有说出口。准备行动了,最终却放弃了。或许是一段姻缘,或许是一件人生大事,然而在放弃的瞬间,即便进度条已经走到99%,也会再次归0,不给人反悔的余地。没有说出的话,没有做出的事,多少会成为人生一大遗憾。
在汽车史上,也有许多车型,从设计到制造,所有流程全都走了一遍,唯独没有上市。成为了“遗憾”?是不是遗憾还很难说,毕竟车没有上市,没办法用销量来评价它,那么车叔就盘点下这类车型,车友们依据信息来判断,它们是否称得上是遗憾。
早期的汽车车身材料全是钢铁,但在二战期间,福特担心钢铁供应不足,于是转而发明出塑料制造的车身。据说这类塑料车身非常环保,原材料是大豆。可惜的是,福特的“塑料”车并没有量产。
毫无疑问,如今BBA的入门级车型是BBA系列销量最高的车型,可见入门级车型的分量之重。在奔驰C级的前身奔驰190之前,梅赛德斯-奔驰曾多次尝试推出入门级车型,但均未成功。1953年,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一款小型车,其成本比当时的奔驰170V还要低20%左右,但这款小型车被董事会成员否决了,因为他们计划将精力集中在中大型车上。
1953年,大众甲壳虫的销量停滞不前,于是大众决定研发一款名为600的紧凑型汽车,其售价更低、空间更宽敞且更容易驾驶。在1954年,大众开始测试原型车,随后在1956年大众600准备就绪,可以上市了。此时,甲壳虫的销量又起飞了,于是大众决定雪藏大众600,避免其掩盖甲壳虫的光辉。
说老头乐也好,说城市通勤车也罢,小尺寸的汽车并非近几年才出现。在1967年,福特Comuta就已诞生,其长度只有传统汽车的一半,且车上有4个座位。然而,这款车仅用于实验,福特只生产了2台,其中1台现存于伦敦的博物馆中。
高尔夫有了GTI,帕萨特也可以有?在1977年,大众将奥迪80 GTE的1.6升发动机塞入帕萨特,并且为其配备更大尺寸的刹车、更宽的轮胎和更运动的车身套件。帕萨特GTI甚至已经通过了测试阶段,可惜,大众当时的董事长托尼·施马克认为帕萨特不该成为性能车。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宝马设想了旗舰中的旗舰车型,也就是宝马767iL,计划为其搭载16缸发动机。在工程师阿道夫·菲舍尔的指导下,宝马在5.0升V12发动机的基础下增加了4个汽缸,制造出一台6.7升V16发动机。这款车也进行到了测试阶段,可惜的是宝马认为V12发动机就完全够用了。同样的原因,戴姆勒在同一时期也取消了梅赛德斯-奔驰的W18发动机。细想一下,如果宝马的V16和梅赛德斯-奔驰W18车型上市,那它们现在就是珍贵的藏品了。
1991年诞生的宝马M8搭载一台550马力的V12发动机,通过手动变速箱将动力传输至后轮。M8有两个桶型座椅、升级的刹车以及夸张的造型,本可以成为宝马的旗舰车型,可在环保大热门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车型会使环境恶化。最终,宝马M8并未量产。如今,全新的宝马M8诞生了。
不敢想象,如果保时捷推出了一款超便宜的小型轿车,会有多少人为其疯狂。其实在1994年,保时捷就推出过一款名为C88的小型轿车,并且在北京车展亮相。本计划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但最终因为一些原因,保时捷仅生产了1辆C88原型车。
如果宝马M3的入门价格更低,会不会有更多人买呢?其实在1996年,宝马就推出过一款紧凑型M3,其搭载321马力的3.2升发动机,总重仅1300公斤,可谓相当轻巧。标准结局,它也没有量产上市。
都说时势造英雄,不同的时代,自然有不同的传奇车型。然而,上面这些只差一步就上市的车型,又何尝不会成为经典呢?总之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它们没有机会来证明自己。车友们认为哪些车型会成为经典,哪些车型没有诞生才是更好的结果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5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