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而一个好孩子离不开家长的悉心教育,孩子的过失很多是家长教导不到位造成的。作为第一任老师,父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健康长大,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关条例规定小孩子不能接触电子产品!谨防手机、平板电脑等对孩子造成危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遍,日常沟通离不开手机,工作离不开电脑,大家对这类物品依赖性很强,成年人似乎对此习以为常,然而它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对人们也有不可忽视的伤害。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自身的发育、精神的培养都需要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因为年龄小的缘故没有判断的能力,父母需要为他们屏蔽掉面临的危害。
近期,北京市就学生不玩电子产品的某项规定的发布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其中规定,8岁以下的孩子不能接触电子游戏,北京中小学不得将电子产品带进学校。相较于口头警告,这次的明文规定更显得重视,提醒广大家长正视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电子产品对儿童、青少年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 运动量减少。孩子处于发育期,活泼好动,适量的运动对成长有重要促进作用。一旦痴迷于手机,就会把注意力都放在手机上,老是捧着不离手,变得不爱运动。
2. 会造成近视,也会受到辐射。孩子处于成长阶段,视网膜还没有完全长好,长时间看手机,眼睛会受不了,如果孩子因此近视,对今后从事的职业和生活都有不便之处。同时,手机辐射对免疫力不高的孩子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孩子的健康,请远离电子产品。
3. 会变得离不开手机。儿童和青少年还没有长大,面对诱惑定力不强,长时间沉迷电子产品往往会不可自拔。网瘾是造成孩子不好好学习、性格变化、逃学等难题的原因之一,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副作用,甚至会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歪。
4. 会患上精神疾病。有研究发现,孩子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患抑郁症的概率会加大,还有可能出现自闭症的症状。小小年纪就饱受精神折磨是所有家长都不愿意的。注意力长时间花在电子产品上也会让孩子,热衷于在屏幕上交流,变得不爱与人面对面的沟通。
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的毒害呢?
1.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尽量少玩手机。很多父母下班后回到家,还常常手机不离手,陪伴孩子的时候,注意力往往不在孩子身上,在手机身上。因为父母的榜样作用,孩子也会渐渐对手机感兴趣,不知疲倦的观看。所以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尽量不给孩子树立坏榜样。
2. 告知孩子电子产品有害之处,对孩子使用时间进行监督。当孩子兴致勃勃要玩手机的时候,父母应该提前给他打预防针,让他有一个潜意识。如果孩子要上网查询资料,家长应该监督他们的使用时间,以免他们顺便在玩游戏、看电影、做无关学习的事情。3.发展孩子的兴趣,丰富他的课余生活。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喜欢做些什么,对于他感兴趣的事情要多
加鼓励,充分发展他的特长。也可以报一些兴趣班,课余时间参加竞赛,让他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又让自己很快乐,自然没有更多精力花在电子产品上了。
4.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能力。家长平时注重让孩子学会约束自己,远离不良诱惑,试着让他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自己做生活的管理人,有助于其避免受电子产品的毒害。
结语
父母日常可以给孩子灌输电子产品的害处,久而久之,他会了解并自动自觉地避开。也可以和学校联手多加教育,杜绝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在儿童、青少年本身自制能力差的情况下,父母的引导显得尤其重要。各位家长一定要深知其对孩子带来的恶劣影响,将苗头扼杀掉,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青少年,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前程似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4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