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惊艳菲律宾

惊艳菲律宾

一场大雨,一串茉莉花,一声Mabuhay(欢迎)。

没有时差,一下子空降到阳光明媚的热带岛国。

活力马尼拉

马尼拉的名字源自一种长着白色花朵的湿地树(Maynilad)。那些白色的花开着,便像一双双亮晶晶的眼。 这个既喧嚣又宁静、既繁华又没落、既勤劳又慵懒、充蛮矛盾又正因矛盾而充满魅力的城市,有点美、又有点野。菲律宾的野无处不在,她的美却是流动的,最早登上菲国的是西班牙人麦哲伦及其后人,他们用宗教和音乐来统治着这片塞满神秘香料的土地……

活力四射是我对这里的第一感觉。街上的吉普尼扮演着公交车的角色,就像橱窗里的玩具一样,缤纷光鲜、花哨热闹。没有煞风景的车身广告,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十足的彩色喷绘。没有固定的车站,行走线路和起点终点都标记在车身和车头上,随时随地接受路人的召唤。在这里,平均每天有3万部以上的“吉普尼”行驶在750条线路上。行驶在街头,一辆辆亮丽的花车从两边疾驰而过,一切看似杂乱越又井井有条。

提起马尼拉,人们的脑海中可能立刻会浮现出“危机之城”的印象,异常喧嚣、充满矛盾,一边是高楼大厦、树木成荫,另一边却是破旧不堪的贫民区,拱门圆顶的西班牙式教堂内长眉深眸、蜜色皮肤的宾妹虔诚祈祷,矮种混血马拖着装扮花哨俏丽的马车内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惊喜地四下飞吻,精瘦机灵的当地小孩飞快地攀到“花车”后搭个让人惊心动魄他却习以为常的便车———这个位于吕宋岛西岸,马尼拉湾畔,跨帕西格河两岸的城市不但是全菲律宾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而且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使得她成为全菲律宾最具迷人的魅力城市之一。

马尼拉最美丽的却是一条十公里长的“日落大道”即罗哈斯海滨大道,它将菲律宾国父纪念公园黎刹公园、西班牙王城、菲律宾文化中心等著名景点串在了一起,也是著名酒店集结之处,美国大使馆和以前的中国大使馆也在这条大道上。将车停在附近,走在日落大道的沙滩上,看着热带烈日自头顶渐渐坠入马尼拉湾,碧绿如翡翠般的海水、行驶于日落大道的车辆和驻立岸边静赏落日的游人也慢慢被镀上一层美丽的金黄色。

等太阳叹息着沉入海湾,日落大道却又同时升起数十轮圆月,这沿马尼拉湾一字排开的几十盏彩灯全都是购自中国,淡淡的珍珠色,明亮却柔和。日落大道渐渐沉静后,马尼拉却开始展现它更具魅力的一面,餐厅、酒吧、夜总会,霓虹闪烁,窈窕美貌的菲律宾姑娘穿上传统服装翩翩起舞,有着公认音乐天赋的菲律宾歌手用激情燃烧着每一个游客,风味独特的菲律宾美食、令人疯狂的超大商场和物超所值的手工艺品都因夜幕而魅力非凡。

半个世纪过去后,硝烟早已散尽,只有此地的环形纪念堂和17600个洁白十字架还记录着些什么。纪念堂的回廊里有静静的镌刻在石壁上二战南太平洋战区各次战役的作战图和密密麻麻的异乡人的名字。

而沿大片起伏连绵绿色草坪竖立的每个十字架上也都刻着一个名字,犹太籍战士则是由星星代替,整齐成行、一排排、一列列,纪念着为解放菲律宾牺牲的美国士兵和与美军并肩作战的菲国盟军。然而,名字的主人却不在十字架下,而是在马尼拉湾、苏碧湾或是哪个不知名的山头,所谓“青山处处埋忠骨”,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如此吧……

我们还参观了菲律宾军事学院。

椰林风情

椰林庄园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南部,开车只要3个小时。菲律宾的交通虽然没有中国发达,据说所有的道路都是20年以前就建成的,但一般的小轿车足可以应付。一路上,或是树木林立,或是大面积的田地,耀眼的阳光下,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渴了,就向当地住家要杯水,顺便攀谈几句。

椰林庄园可以说是体验菲律宾乡土风情最好的地方。这个庄园之前是一片丛林,庄园主Escudero 将这片土地买来后,把这片土地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土地用来种植椰子。另一部分用来建造度假村落。椰林庄园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竹子和木头建成的,村落之中椰子树林立。

这里的特色之一就是在瀑布中享用当地的特色午餐。巨大的瀑布下,一排排竹桌椅排列在清澈的浅溪中。四周是丛林般的高大树木为在此就餐的客人遮荫。从上面往下望去,发现这里的空间足可以容纳200人在这里就餐。

吃饭前,我换上了拖鞋,有的游客则将鞋留在岸边,赤脚在清凉的溪水中行走。不用担心溪底的苔藓,因为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将这里的溪水抽干,清洗池底的苔藓,以防客人滑倒。由于水流的阻力,穿着拖鞋在溪水中走路反倒觉得格外费力。索性像其它食客那样,我将拖鞋留在了竹椅上,赤脚在冰凉的溪流中趟来趟去。

可口诱人的食物摆放在木桌上,而用来取食物的器皿更有特色。轮到我时,边上的服务员发给了我一个用竹子编织的小碟子,上面铺的是翠绿色的椰子叶。而用来乘汤的碗其实就是半个椰子壳。当地的工人将这里自产的椰子剥去外皮,削开顶部,然后将白白的椰子肉刮下来,泡在椰子水中,放置在冰凉的溪水中片刻,因此除了美食,我还得到了一个冰镇椰子饮品。因为环保的原因,这里的餐具都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而且每个客人只有一副餐具。

我最喜欢的一种当地美食是一种叫西尼根的海鲜浓汤,以蔬菜和鲜虾为主,再以一种叫卡米亚斯的果实当然还有醋来调味,尝起来酸酸的,是菲律宾很有代表性的汤品,也很开胃。当地很有特色的甜品叫BUDOMUNMU也不能错过,有粘性的糯米蒸热蒸软之后再抹上牛油、撒上椰丝等调料,吃起来香香甜甜又不会太腻,还有椰丝等不同层次的口感,蛮好吃的。

我不禁感叹起庄园主人的奇特创意,曾经光顾过世界各地装饰各异的餐馆,但这还是第一次在瀑布下吃饭,从瀑布餐厅开张的第一天,这里就经常被定满。有的游客可能不在这里住宿,但一定要在这里享受过午餐后才会离开。

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当地人的社区。一幢二层小楼住着一对夫妻和4个小孩。正好主人一家都在,男主人会讲一些简单的英语,而女主人只会说当地的土语,但她脸上真诚的微笑让我觉得语言不通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于是我尝试和她用手势交流。

孩子们虽然在学校中已经开始学习简单的英语,但是因为生活在这种自给自足的社区中,很少与外人接触的原因,他们只是躲在父母的身后,好奇的看着我。我一直相信,糖果是和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于是,我从包中拿出从中国带过来的糖果递给他们。果然,孩子们开始变得好打交道了,我赶紧拿出照相机,在争得了他们父母的同意后,给这对姐妹照了张合影。

长滩的遐想

长滩岛位于耶林庄园的南部,岛长只有 7 公里, 面积 1083 公顷。小岛中间狭窄而平坦,宽仅为1公里,南北面端多山。岛上 4 公里长的细白沙滩, 被誉为全菲律宾最好的海滩。一路上走走停停,到达码头的时候,已经耽搁了一天。好在这里每天都有渡船前往长滩,将车停稳,大件行李则积存在当地码头。

站在码头的高处,隐约可见远处的长滩岛。海上的景色已经让人惊叹。犹如翠玉一般的小岛,点缀在无际的海面上。小岛中间是深深浅浅的绿色,环海的岛沿是一圈白色。近岛的海水是浅绿,层层往外,碧绿,碧蓝,深蓝……色彩渐浓,最后融入太平洋的深海蓝中。

踏上长滩岛,脚下是细软得如面粉一般的白沙。近岸的浅绿色海水清澈得接近透明,在阳光下散发出梦境一般的光圈,成群的小鱼在水底游弋。远处,颜色碧绿得几乎不真实的海浪层层涌过白色沙滩,高大的椰子树成排摇弋着。肤色深棕的岛上孩子,一个个都是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对着镜头,笑容羞涩,展示着他们捞到的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贝壳。这个最美丽的海岛,据说是被几个欧洲游客偶然发现的。之后就以如画风光秀色,吸引了全球的游客。

第二天下午,流连在形形色色的海滩店铺中,我一边挑选工艺品,一边捕捉当地人最自然的一面。达戈特,一家工艺品店的老板,也是户外运动的高手,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一身皮肤由于长期在户外活动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一缕缕的长发上还别着饰物,鼻子和嘴唇上都打过孔,身上有用汉纳枝液(在皮肤上呈现蓝色,一周后会褪色)画上的图腾,手腕上则是贝壳做成的饰品。

这里的景色如画和当地人注重环保密切相关。在小岛上没有汽车,大家的交通工具是三轮车,这里的潜水俱乐部众多,于是政府规定每个月潜水俱乐部的成员都要到海底义务收集垃圾,以保护这里的自然资源不会受到破坏。在见到这个岛的镇长梅椰先生时,我对这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原来长滩岛属于阿克兰省,省内还有其它的岛屿。

但是只有这个岛屿的旅游价值最高,因此政府的税收大部分都来长滩岛,然后政府会用一部分税收用于其它岛屿的发展建设上。长滩岛的税收可以说不但关系到自己,同时还影响着阿克兰省的经济状况,因此环境保护就是继续保持持续不断的旅游收入的最根本保障。梅椰先生自豪的说,“旅游业给这里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这里的人会非常自觉,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据说这个岛的深处藏着当地的土人,也叫小黑人。出于好奇,我央求当地的朋友一定要带我去看看。坐着三轮车七绕八绕,我们终于接近了小黑人的社区。远远的,就看到几个男孩在那里打篮球。这里的人皮肤黝黑,身材不高,头发则是黑色或深褐色,卷曲的贴在头上。这里的人们都很害羞,而且绝大多数人不懂英语,我把包里的所有巧克力和糖果都拿出来分给了他们,小孩子都很开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437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