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原油宝”大劫案:为什么你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原油宝”大劫案:为什么你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跟大家讲个故事。


有个爱玩斗地主的钱庄老板,有一天找到客户,跟对方说:


“斗地主是一项低风险的投资,你只需要把钱交给我,我就可以带你去斗地主,盈亏都算你的。”


钱庄老板在中间抽取服务费,承诺不加任何杠杆,如果筹码输到20%就退出赌场,然后跟客户进行结算。


客户觉得这是个回报率不错的项目,而且钱庄老板的名号在外是响当当的,于是放心地把钱交给了钱庄老板。



钱庄老板进了赌场,因为系统原因,参与斗地主的庄家手里经常拿着2、3个炸弹。


这时候,庄家发现场上有个人傻钱多的“肥羊”,手里拿着大量筹码,大部分时候却采用明牌+托管的模式。


于是庄家灵机一动,临时更改了游戏规则,有多少炸就翻多少倍(加了杠杆)。


除此以外,之前的游戏规则是输光了就完事儿了,现在带来的钱输光了不算完,还要结掉欠下的钱。


赌场把最新的规则告知游戏玩家,不过钱庄老板可能离线了,依旧沿用之前明牌+托管的模式,结果被庄家炸得倒欠对方3倍的钱。


钱庄老板没办法,只能先把家底掏出来结算,然后回去再通知客户,斗地主斗输了,你们不仅连本金都赔光了,还倒欠我3倍的钱。


不接受提问不接受质疑,如果你不还钱,就把你加入黑名单,再找人给你们做功课。(参考知乎网友@在路上的评论)


故事讲完了。


这就是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原油宝事件。


这件事给了普通人一个教训,那就是:


你永远也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01.


先说说,为什么这场游戏中,普通投资者玩不过国际做空机构。


第一,专业知识不对等。


普通投资者可能连原油宝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而做空机构都是由一群具有专业知识且实战经验丰富的团队构成的。


就像一个青铜级别的玩家,要跟对面最强王者段位的五排对打,结果只能是不停送人头,被花式吊打。


还不如去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说不定更大一点。


第二,注意力不对等。


别人是全职全家,每天都盯着牌面,瞅准时机就出手。


而普通投资者呢,长时间托管,偶尔打开APP,看看盈亏。


你说说谁更容易赢?


知识再加上注意力不对等,对于专业玩家来说,简直就是道送分题。


02.


不过不用嘲笑普通投资者,有的时候,即便聪明人也会栽跟头。


如果某天,有个号称是“股神”、“大师”的人走到你面前,跟你说目前有一个很好的项目,年投资回报率高达10%,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于是你被勾起了兴趣,问他这是什么项目。


他神秘兮兮地凑到你耳边说了一句,这是商业机密。


你正半信半疑的时候,看到那个混得很好的大学同学,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投资收益,发现对方正是在“大师”的指导下赚了钱。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掏出家底把钱交给大师,看大师给你变魔术?


这可不是我编的故事,故事的原型就是有“纳斯达克之父”之称的伯纳德·麦道夫的庞氏骗局。



麦道夫在华尔街经过多年摸爬滚打之后,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声称能够给投资者提供10%以上的年投资回报率。


这个骗局的本质就是用后进来客户的钱,来兑付先进来客户的分红。


麦道夫很懂人性,他刻意建立了“非请莫入”的排外政策,只有接受他邀请的人才能成为公司的客户。


这一策略大获成功,到了后来,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而麦道夫也从不去解释自己的投资策略,每次被问到是如何赚钱的,麦道夫都会以“内幕消息”来作答。


投资者们呢,只知道把钱交给麦道夫,他就像魔术师一样,回馈给自己更多的钱。



2008年金融危机,麦道夫的一个客户出现了资金周转的问题,于是提出要赎回自己投资的70亿美元,结果戳破了这场苦心经营多年的骗局。


这场庞氏骗局的受害者不计其数,麦道夫前后诈骗约500亿美元,成为华尔街史上金额最大的诈骗案。


受害者不仅有对冲基金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有纽约“大都会”棒球队老板弗雷德·威尔彭、通用汽车公司旗下金融机构GMAC主管J·埃兹拉·梅尔金、前美式足球费城老鹰队老板诺曼·布拉曼,以及部分华尔街等精英人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精英人士和普通人在上当受骗这件事上,没有任何区别。


贪婪,是韭菜的原罪。


被割,是韭菜的宿命。


那些在你认知范围以外的钱,本来就不属于你。


即便偶尔撞大运赚到几个钱,也会因为侥幸心理以更大的代价输掉。


03.


赚钱,其实是一种训练。


所谓的商业嗅觉和投资眼光,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


无非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反馈所形成的认知框架和思维模型。


举个例子,股神巴菲特,从6岁开始通过销售口香糖来赚钱。


在巴菲特家里,政治、金钱和哲学,是每天晚餐时经常讨论的话题。


所以对于巴菲特来说,赚钱是一种从小就开始玩的游戏,并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通关攻略。



当然,巴菲特也并非一开始就玩得很溜,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栽过不少跟头。


譬如有一次,巴菲特的祖父欧内斯特,花钱让巴菲特和他的朋友铲雪,那个时候暴风雪很大,地面积了一层厚厚的、冻得很硬的雪。


而巴菲特和他的朋友用了足足5个小时,才铲掉了指定的几个地方的积雪。


结果欧内斯特只给了他们1美元,也就是每个人10美分/小时的工钱。


这次教训让巴菲特意识到,在做交易之前,事先得搞清楚交易内容。


巴菲特对赛马也感兴趣,因为预测赛马需要收集信息和进行数学计算。


在巴菲特看来,除了赢的马有4条腿,在跑道上奔跑之外,赛马和玩21点没什么不同。


有一次,巴菲特独自一人去赛马场,然而很不幸,他在第一轮比赛中输了。


但是巴菲特当时和很多赌徒的想法一样,想在下一轮比赛中把输掉的钱全部赢回来。


结果把自己送报纸赚到的辛苦钱175美元全部输光。



所以这次赔钱的经历,也让巴菲特意识到问题所在,并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则:


不要以为输到底还能把钱赢回来。


普通人,在人生的前二十年,从来没有接受过类似的教育。


而巴菲特的优势在于,比起大多数人,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赚钱的训练,并以此为乐趣,不断在这个领域里反复钻研,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04.


当然,能否赚到钱,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放弃赚能力圈以外的钱的想法,专注于能力圈以内的机会。


巴菲特也曾错过一些赚钱的机会,譬如购买英特尔的股票。


但后来巴菲特对于错过的这些机会是这么总结的:


这是一个有好几万亿美元的市场,然而我却找不到聪明地投资1.05亿元的办法。


我知道在一个我认为自己不能做得很好,或者我不得不去做好的环境里,我是不想去管理其他人的钱的。


所以巴菲特不买的想法很简单,这个领域自己不了解。


而巴菲特的好友,查理·芒格也持有相同的原则。


查理·芒格曾说过:你必须弄清楚你们有什么本领,如果你们要玩那些别人玩得很好而你们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你们注定会一败涂地。


你们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必须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竞争。



赚钱有两个核心关键。


第一,不去投资你不了解的领域,即便那个领域看起来很赚钱。


第二,在你熟悉且把握很高的机会上,下重注。


所以赚钱不在于你投什么项目,而在于你不去投什么项目。


也不在于你投多少项目,而在于你投对了什么项目。


最后:


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话。


人的一生会出现7次能改变命运走向的机会,每次机会大约相隔7年。


这些机会在25岁之后开始出现,在75岁左右结束。


第一次机会,会因为太过年轻而抓不到, 最后一次机会因为年迈而无需把握。


这样,人生就剩下5次机会。


其中还会因为各种原因错过2次,因此,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只有3次。


这样的机会不多,转瞬即逝。


你需要耐心等待,并在此期间,做好一切准备。


当机会出现时,你需要用尽一切力量抓住。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抓住一次就够了。


不管是投资还是人生,都是这样。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321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