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国往事:孙中山最狼狈的一次,总统府被自己人炮轰了

民国往事:孙中山最狼狈的一次,总统府被自己人炮轰了

人人都说读史明智。读历史的最高境界,在笔者看来是“一问三不知”—不知善恶,不知对错,不知真假。什么意思?历史上的人和事,都不能简单地用好坏、对错来打标签。在不同的角度和视野下,看他在不同处境下的选择,你往往能读到更多东西。

民国

在国民党正史中,有一桩被称之为“六·一六”的事件,指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陈炯明炮轰孙中山总统府一事。1922年6月16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命令驻广州的粤军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并以大炮进行轰击。孙中山事先得到消息,登上永丰舰,率海军讨逆,并电令北伐军回师靖乱。粤军炮轰总统府,成为陈炯明叛变革命的凿凿铁证,写入当时的国史。

事实究竟如何?为什么陈炯明和孙中山会从知己好友反目成仇?跟着笔者花两分钟一起了解下吧。


民国广东

道不同不相为谋

1921年,在广州上任大总统的孙中山想通过北伐,武力统一全国。陈炯明是孙中山的老朋友,也是老部下,但他对孙中山的北伐并不是死心塌地支持,因为陈炯明和孙中山在中国未来的政治结构安排上,观点并不一致。

孙中山认为,只有通过北伐,打倒北洋政府,建造一个真正的民国,才是中国最好的出路;而陈炯明受到美国联邦自治的启发,认为在中国应该实行联省自治。等到各省都各自建设好了,全国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客观来说,孙中山和陈炯明,两人都是为了中国好,在大目标上没冲突,可在具体策略上的分歧,就容易导致矛盾。因此,根本立场的差异,注定了两人最终会走到对立面。


陈炯明

孙陈矛盾初显

北伐一开始,陈炯明碍于情面,接受孙中山的命令,去攻打广西。可刚拿下广西,孙中山又让陈炯明带兵去支援湖北,还要求陈炯明领导的广东政府筹集400万元作为军费。这一回,陈炯明说什么也不干了,主要是一下子凑不够那么多钱。

无论孙中山怎么劝说,陈炯明就是不为所动。一怒之下,就派人去刺杀陈炯明,当然没成功。不过后来广州发生了另一起刺杀案,陈炯明的亲信遇刺身亡。历史学家通过研究认为,刺杀陈炯明亲信的就是孙中山,因为陈炯明不肯配合,所以杀他手下第一大将,算是敲山震虎。

然而,陈炯明面对刺杀的威胁,还是不为所动。孙中山一气之下,罢免了陈炯明广东省长的职务。

炮轰总统府始末

此时,陈炯明的部队在广西,一听主帅被撤职,立马炸开了。军队内部分为两派,一派要求恢复陈炯明的职位,另一派认为陈炯明对孙中山太软弱了,要求另外推选一个领袖来领导广东。

孙中山一看陈炯明的部下没法安抚,又赶紧召陈炯明回广州。如果你是陈炯明,你会回去吗?显然不会。为了撇清与军队骚乱的关系,陈炯明坚决不肯回广州,他只是写了信,命令部队回营。

但是,此时部队已经不听陈炯明的了,并且宣布在广州城内戒严。这下子,又把孙中山激怒了,他在报纸说:如果广州军队不撤退,他就用“开花弹”和“毒气弹”把他们炸成粉末。

军队本来情绪就不稳定,搞了这么一出,叛乱终于发生。但军队也不想杀害孙中山,他们让孙中山离开总统府后,才对总统府开炮示威。而孙中山,则登上军舰,用海军宣布和叛军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炮轰总统府事件”。

笔者觉得,主义不同可以理解,毕竟孙陈二人都是为了国家。如果换位思考,则不至于将历史人物脸谱化,二元化。对我们生活中任何人事都应如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881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